太極拳運動中,有一部分動作專門練習平衡能力的,練習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練習太極拳時,常常一條腿支撐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質的含鈣量也會增加,骨骼就變得很堅固了。所以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不容易會摔跤和骨折。
4、具有健美作用
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保持良好的體型。
練習太極拳,主動鍛煉大腦和小腦
1.練習太極拳,促進大腦的積極工作狀態
練習太極拳時要學會動作,就必須記憶動作名稱,同時練太極拳的意識、要求、虛實變化促進了大腦的積極工作狀態,對大腦小腦的鍛煉是主動的。
練太極拳可 以促進中樞神經系統,使興奮和抑制更加集中,太極拳用意不用力,以意領先,以聯想和再現的方法在頭腦中形成動作技術和套路,這一連串的思維活動本身對腦的 要求就較高,太極拳內外兼練的實質,需要多種思維、感悟與記憶的過渡。
2. 練習太極拳,增強記憶功能
太極拳練習能增加大腦神經內核糖核酸的含量。
含量越高蛋白質合成越快,這就意味著接受和記憶功能的增強,特別是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減退, 注意力分散,反應開始有些遲鈍。通過太極拳的練習,可減緩大腦及身體衰老的進程,積極促進腦的思維記憶功能,同時也是防止老年癡呆的有效方法之一。
太極拳的其他好處
增加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交由中樞神經系統(意定)執行,加強了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
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
因練太極拳的時間不會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帶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練了若干時間,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痹、關節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
根據中國醫學理論認為這是經絡暢通的反應。透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的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結語:綜上所述,夜間練習太極拳對我們的好處真的非常多,太極拳不僅能改善我們的失眠,還能降低夜間疾病的發生。夜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第二天上班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太極拳能幫助我們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