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練習太極拳的好處
對體力要求不高
太極拳動作柔和,鍛煉后患者勞而不累,不僅利于肢體關節保健,還對胃腸道、肌肉神經以及大腦有保健作用,長期打太極拳可提高癌癥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癌癥復發危險。
提高免疫力
癌癥患者的康復,一是需要良好的體質,二是有良好的心態,而打太極拳不僅鍛煉了身體,還陶冶了性情,使身心得到極大放松,強化了自身免疫力,進而阻止和延緩病程進展。
幫助恢復
癌癥患者的初期康復鍛煉,是在放化療后人體極度虛弱的情況下開始起步的,不能疲勞過度是第一重要的。所以應該避免激烈的體育鍛煉,選擇柔和輕靈的太極拳鍛煉是癌癥患者康復期首選的好方法之一,因為它是一種文雅、柔和、輕靈而不用大力、內外結合的運動。
通過太極拳這種有意識地“意動身隨”、“意到勁到”、“以意導氣”的意識體操,慢慢調整人體的生理功能,從而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強身康復的目的。
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一、練拳前要做好必要的預備活動
一般來說,練拳以清晨為宜。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或吃幾片餅干,但千萬不要吃飽。
接著可結合散步做一些隨意的預備活動,然后靜立片刻,調勻呼吸,排除雜念,預備操拳。
二、練拳時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極拳講究的是用人的意識來支配動作的完成,長期練習對精神和肌肉都有很好的鍛煉作用,但是中老年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做好選擇在環境比較安靜的情況下進行練習,保持良好的心態,完全的放松精神。
同時,要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一定的駕勢,做到量力而行。
如年高體弱的,可采取姿勢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勢”等動作時,千萬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識上想到了,同樣可以得到鍛煉效果。
三、練拳時盡可能做到柔、緩、松、輕相結合
由于老年人受到體力上的限制,練拳的大致應盡量柔和、放松、自然、緩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學者,也要做到這一點,尤其身體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把握好這個要領。
練習太極拳三個常見錯誤
第一是急于學多的動作
造成動作規格練的不扎實,不到位,你動作做的不充分,勁力沒展開,效果就不充分,克服這一點的關鍵在開始學習時不要急于學動作的數量,要求質量,而且始終僅僅抓住規格這個要點,貫穿于練拳的全過程。
第二是練拳時心不靜
太極拳是身心并練的運動,心靜則氣順,前人在說及修養時有話叫“偷得浮生半日閑”,我們在練拳時要偷得半小時閑,拋開一切雜念,專心練拳。太極拳區別于其他運動的特點之一是對性情、心境的陶冶。
第三是常見錯誤是,套路不連貫
每個動作倒是做得不錯,但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續性平滑不夠,太極拳的套路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不是一個一個實體的連接,轉折處處理不好,拳的韻味就出不來,你練的也就不舒服。
結語:綜上所述,頸椎病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危害,而武當太極拳對治療頸椎病的效果非常明顯。太極拳的養生功效正在被全世界認可,很多練習太極拳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練完拳后不僅周身放松,而且心情很好,大腦也非常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