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漸漸地過去,即將迎來寒冷的冬季,在這個季節里,是中風高發季節,因此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太極拳的好處就是有預防疾病的作用,在全國及全世界的街頭巷尾都會看到有人練習太極拳教學,下面我們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吧!
天氣轉涼中風患者打打太極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進入小康生活,但是人們的身體健康卻成下降趨勢,所以很多人都會注重養生,近幾年,中風患者越來越多。
在臨床上,中風患者經常會出現站立或行走時難以保持平衡的情況。這是因為中風導致大腦受損,傷及平衡感應器,因而容易跌倒或受傷。
在本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挑選了中風后6個月的老年患者,其身體靈活性和平衡能力都出現了問題。一半患者被要求每天練1小時太極,持續12周。另外一半則每天做一些常規鍛煉,同時還要參加一些中風常識的教育課程。
在研究結束時,每天練習太極拳的患者已經能站立,太極拳對中風患者起到了平衡性的改善,例如,不會左右傾斜跌倒,可以平穩的舉起重物,穩定的行動。
研究人員還指出,練習太極時往往是一群人在社區里一同進行,這可以幫助患者走出家門,重新融入社會。雖然太極有諸多好處,但專家建議患者在練習前好能咨詢教練,并告知自己的病情,以免發生意外。
在春天的公園里,經常可以看到老人安靜、祥和地打著太極拳。太極作為一種傳統的中國鍛煉之術,要求耐力、專注和良好的身體協調性。近年來,它對健康的益處也不斷被發現。
近日,美國某大學教授、物理治療室主任完成的一項新研究證實,中風后患者應該多練太極,以提高平衡能力。
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對中風患者的康復治療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又一次推進了太極拳與醫學之間的關系。
太極拳防治高血壓的機理
(1) 調整陰陽,平穩情緒
長期的緊張狀態和情緒激動,致使大腦皮層功能減退,從而導致皮層下神經中樞功能紊亂,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這是導致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之一。
在打太極拳時,要求全身放松,氣定神閑。以意引氣,意到身隨,綿綿不絕如行云流水,整個套路沒有特別發勁和過猛、過急的動作。因此能松弛緊張的神經,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使內分泌失調與植物神經功能的失衡得到調整。
大腦中樞神經在“松、靜”的要求下,下意識地習練動作,大腦出于保護性抑制狀態,交感神經活性降低,使血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縮性的活性物質降低。
血液中組胺、激肽類引起血管舒張的活性物質升高,在全身肌肉放松所引起血管壁反射性地放松協同下,大限量地啟開了在一般情況下輪換開放的毛細血管網,毛細血管擴張,微循環增強,從而降低了血管總外周阻力,致使血壓下降。
練太極拳要立身中正,形神一致,動作勻速緩慢,似行云流水,連綿不斷,動中求靜,靜中有動,虛實結合,剛柔相濟,處處充滿哲理。
故常練之可使急躁、易怒、焦慮、多疑小氣的人改變成穩健、豁達、沉靜、隨和、樂觀的人。同時太極拳的以意引氣,使氣血暢通于周身經絡,平和陰陽,發揮其“抑亢助虛”的雙向調節效應,有利于血壓保持正常穩定狀態。
(2) 疏通經絡,順暢血脈
太極拳是使全身的肌肉均勻收縮和放松交替進行的動力性運動,其和順自然 ,松柔緩慢,全身肌肉纖維反復擰裹,對自身的血管平滑肌起到自然“按摩”作用。
促使血管有節奏地收縮和舒張,逐漸沖刷和消除膽固醇、膽固醇脂在血管壁的沉積,改善了動脈血管壁粥樣硬化病變,從而增加了血管系統中的血容量,血容量的增加使得心臟在兩次之間有更大的充盈,也就不必迫使血管提高張力而使血壓升高了。
練習太極拳能使高血壓患者血液中NO、ANP等因子升高,引起血管舒張,血壓下降,并能降低血酯,從而改善高血壓臨床癥狀。
長期練習太極拳可以改善新陳代謝,使血壓、血糖、膽固醇、血脂得到很好的調劑,防止或延緩、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的發生。
長期練習太極拳的表現有
(1)長期練習太極拳,由于在練習時要調整呼吸,從而使膈肌和腹肌的運動增強,使肺組織維持一定的彈性,還加強了胸廓的活動。使肺活量和氣體交換量明顯增加。
(2)堅持練習太極拳可以使全身的肌肉、關節得到鍛煉,減慢肌力的衰退速度,維持關節的靈巧性,還可以減少或推遲骨質、韌帶等的硬化、鈣化退行性變化的發生。
(3)堅持練習太極拳對神經系統也有好處。由于練習時動作接連不斷,呼吸要勻、細、深、長,要求大腦高度集中進行指揮,可以鍛煉大腦神經細胞的工作能力,使其反應迅速靈巧,精確協調而不易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