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心臟有病不能等到發作時才去醫院,平時就要堅持服藥。練習太極拳的時候好隨身攜帶心臟病藥丸,以防止緊急情況的發生。
練太極拳對心臟的好處
心臟的功能是泵血,或循環,使血液通過血管進入機體的各個部分。血液為機體提供營養和氧。所有的細胞都需要氧氣的來生存。練太極拳可以讓心臟得到修養。
1、練太極拳做深呼吸,肺臟的氧交換充分高效,促進血液的含氧量增高,讓心臟在不用增加運動頻率和負擔的基礎上,給身體各個部分提供充足的氧氣。這就是平常所講的有氧運動。
2、練太極拳要求身體各個部位徹底放松,身體里的血管處于舒展擴張狀態,血液循環特別通暢,就好像用膠皮管澆花膠皮管子沒有彎折,水流特別通常一樣,在運動需要增加氧的時候,一點沒有給心臟增加任何負擔。心臟得到很好的保養。
3、練太極拳的招式時要求有一個撐的過程,即意氣相合,氣達皮膚,勁達筋稍(指稍)的過程。在撐的過程中,經脈和血管在肌肉的作用下進行收縮和擴張,好像在血管里安裝了無數個水泵,幫助心臟促進血液的循環,從而對心臟起到了很好的保養作用。
各式太極拳的特點
陳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要求身體和心靈要一致。
在推手中以纏繞粘隨為主,“縱放曲伸人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在粘貼纏繞過程中,運用:“棚、捋、擠、按”等法則,借力制動,舍己從人,聽勁懂勁,發勁制敵。
楊式太極拳
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松自然,輕靈沉著兼而有之。
楊式太極拳的姿勢比較簡單,很好學。
正如楊澄甫所說:“太極拳是柔中寓剛,棉裏藏針的藝術”。架勢有高、中、低之分。
吳式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以柔化著稱,動作輕松自然,連續不斷,循規蹈矩,松靜自然,獨具靜態之妙。
拳架雖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開展而緊湊,在緊湊中自具舒展,不顯拘束。
兩個一起打的時候,姿勢要擺好,不可以隨便的亂晃亂動。
武式太極拳
既不同于陳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楊式大架和小架,學而化之,自成一派。
其動作簡潔緊湊,架勢雖小而不局促,動作舒緩平穩,出手不超過足尖,收時不緊貼於身,左右手各管半個身體,不相逾越。
胸部、腹部的進退旋轉始終保持中正。步法嚴格,分清虛實,小巧靈活,邁步時足尖先著地,然後再足跟著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
弓步前腿膝蓋不得超過足尖,後腿不挺直高拔。
拳勢講究起、承、開、合,動作連貫順遂,用內功的虛實轉換和“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以“神宜內斂”,“先在心,後在身”,“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身隨,意動氣隨,意到氣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達到意、氣、形三者合一。
孫式太極拳
進退相隨,邁步必跟,退步必撤。動作舒展園活,敏捷自然,練時雙足虛實分明,全趟練起如行云流水,綿綿不斷。
每轉身時以“開”、“合”相接,所以又稱“開合活步太極拳”。
結語:綜上所述,太極拳隨然是傳統的內家拳,但是其有很高的養生價值。現在很多人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已經出現了煩躁、抑郁、失眠的癥狀,練習太極拳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國的三高人群也正走向年輕化,練習太極拳可以有效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