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疼痛是怎么回事
(一)關節長期負重受損
現在大多數中老年人喜歡每周爬兩三次山,或每天上下爬樓梯三次,下蹲10分鐘,慢跑半小時等運動,其實這些運動如果過度,是非常有損關節的。
比如爬樓梯時,關節就須承擔體重的3至4倍,會加劇膝關節的負擔和損傷,膝關節的彎曲度增加,髕骨與股骨之間的壓力也相應增加,而且伴隨著骨與骨之間的磨損加大,導致膝關節的疼痛。
(二)膠原蛋白成分的流失
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會產生退行性變化。我們都知道,膠原蛋白在骨與關節中均占有很大分量,膠原蛋白在骨骼中占1/3,而在關節軟骨中占到59%。人到了35歲以后,膠原蛋白和鈣逐漸流失,容易引起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等骨關節疾病。
(三)肥胖是重要因素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肥胖會誘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膝關節承受的應力及方向取決于肢體的力線、體形、肌肉力量及其相互作用。
肥胖者尤其女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此外,肥胖時脂肪的分布與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有相關性,即腰部脂肪多的病人易患髖關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而髖部、大腿的脂肪卻很少引起骨關節炎。
常見問題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發于中老年朋友,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應該做好哪些預防,來大限度的減少這種疾病的發生?
正確的解決方法
1.控制體重或減肥
肥胖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故中老年朋友應控制體重,防止肥胖。一旦超過標準體重,那么毫無疑問,減肥重要。體重下降后能夠防止或減輕關節的損害,并能減輕患病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有助于本病的治療。
2.避免長時間站立及長距離行走
因為他們會增加關節承受力及加速關節退變。
3.及時和妥善治療關節外傷、感染、代謝異常、骨質疏松等原發病
4.補鈣
應以食補為基礎,要注意營養的平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蔬菜及紫菜、海帶、魚、蝦等海鮮類。同時應多見陽光及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必要時,適量補充鈣劑,但應注意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補鈣。
5.堅持適量體育鍛煉,防止骨質疏松
有規律的運動能夠通過加強肌肉,肌腱和韌帶的支持作用而有助于保護關節,預防骨關節病的發生。
6.注意關節保暖
這一點對于預防骨關節病也很重要。關節受涼常誘發本病的發生。
專家提醒
目前,膝關節炎有年輕化的趨勢,這跟女人愛美,愛穿高跟鞋、愛穿超短裙有關。目前空調普遍開啟了,建議女士們別讓冷氣直接吹向膝關節,必要時戴上護膝,穿上長褲,防止膝關節受涼。
另外,夏季天氣暖和了,天亮的也早了,游泳和散步是膝關節炎患者的佳運動,這兩項運動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煉,使得大部分膝關節炎患者能逐步得到康復。
7.加強關節周圍按摩、推拿
8.加強膝部力量鍛煉
9.加強膝關節活動范圍訓練
如膝疼痛影響正常生活時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