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56式太極拳的六個階段
一、學架子(了解規律,熟練套路)
學架子階段是練習陳氏56式太極拳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要先掌握簡單的基本動作。
這里的基本動作包括定步的手上纏絲動作和熟練后配合步法的協調練習,通過這些基本動作的練習來初步了解陳氏56式太極拳對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確陳氏56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和風格。
掌握了規律,了解了風格特點,然后再開始進行整個套路的學習就容易多了。
初學套路不能求快,要一招一式弄清楚每個動作的來龍去脈,了解動作的基本要求,明白每個姿勢的方位、角度和比較明顯的重心變換。使自己初學套路就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為以后打下基礎。
“學拳容易改拳難”,如初學時形成不良的動作定型,以后再去糾正就難了。甚至會使你越練越不感興趣,越練越別扭,直至放棄練拳。
古人講:欲速則不達。練拳和小學生學寫字一樣,要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去寫。初學就要將字寫規矩,字的結構寫好了,再去寫行書、草書。所以練拳也要認真,一招一式的去練,不可急于求成。
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完了套路。這時就要反復得多練使套路熟練并加強記憶。
然后要求動作做到放松、柔和,自然大方,去掉自身的僵勁,后達到自己能較熟練、自然地將拳架演練下來,這就完成了第一階段。
二、正架子(掌握要求,體現特點)
第一個階段一招一式將動作學完,并經過一段時間的連續動作熟練后,就可以進入正架子階段。
正架子階段容易出現的毛病是立身不正,橫氣填胸,挑肩架肘,彎腰蹶臀等。如何解決這些易出現的共性毛病呢?這就要從放松入手。
放松的目的在于去掉僵勁,使動作協調。然后再增強腿部的支撐力。
腿部的支撐力不夠導會致很多毛病,如挑肩架肘,彎腰蹶臀,氣血上浮等,也是造成上身僵硬,不能放松的主要原因。
在容易出現的毛病功能之間互相都是有聯系的,一個部位的不正確都有可能導致了另一個部位的錯誤,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各個部位之間的協調配合關系及其尺度。
如松肩,松到什么程度,它和含胸塌腰有什么關系。每個要求都要掌握得適當,不能顧此失彼,太注意哪個要求都會出現偏差。如放松過度就造成了丟勁,含胸過度就成了躬背。
另外,要搞清楚每個動作的重心虛實,手勢變化,方向角度,上下配合等。
隨著腿部支撐力的增長,結合各個部位的自然放松,動作姿勢的基本正確,使體內的氣機升降協調,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大,前面的毛病就會自然消除。
還要將陳氏56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表現出來,如剛柔相濟,快慢相間,松活彈抖,螺旋纏繞等。使自己在演練的時候能夠具備這些特點,這就完成了正架子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