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入門基本功學習
中國功夫有言:“內煉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為什么武術功夫特別強調抻筋拔骨?
骨是人之架,筋是骨之束。筋縮而骨節黏,筋拔而骨節開,筋萎縮則骨質松。筋又靠氣血營衛,靠神經調理,靠血液供養。支撐人體之骨架有72節。 在72節中負荷重的是膝關節,其次是踝關節,還有腕關節。
當然,其他各關節并非不重要。所以,抻筋拔骨,拉長四肢,腰腿基本功是學武中重要的必修課程。
通過抻筋功夫,把身體韌帶拉長,可使筋有彈性、骨質強壯、肌肉有力。我國武術中無論何門何派,都須求腰腿靈活、虛實分明、步法穩健而無浮漂之弊。
所以練少林拳者,在初學時必先學習基本功,要使腰腿柔和靈活、穩實有力,作為練拳術及器械的基礎功夫。少林派如此,太極拳其實也不例外。武術的基本功 就如同蓋樓房必須有深厚的基礎。
練習拳術之初,也同練習其他體育項目一樣,先應做些準備活動,使身體微微發熱、血氣和順。雖然各門各家要求不同,但準備活動總不外是抻筋劈 叉、彎腰踢腿、轉臂擴胸等等動作。
練習腿部的柔韌性是初學武術的人的必修之課,有必要把自己的兩條腿練得“軟”一些,為自身創造好條件,以便以后容易完成 劈叉、高舉腿、二起腳、旋風腳等比較難的動作。把腿練“軟”,要軟中有硬,用武術的術語說就是要“柔韌”。
一、太極拳入門練基本功注意事項和訓練步驟
練習腿部柔韌性的方法,首先是“抻筋”,然后再用壓、耗、踢等多種方法,其實重要的是每天能堅持。
1、練時可穿布底鞋或軟膠底而沒有后跟的鞋,衣服以寬松式、中國制式為適宜,運動服也可。
2、練習時間與方向:早不朝東,晚不向西,午不朝南,永不向北。時間以早上和晚上為宜,午后也可以。5時至7時、15時至16時、21時至22時為佳練習時間。如有其他情況也可自行安排。
3、年齡與功夫進度:成年者,侶歲以上萬不可強化激烈進行,更需長久堅持。少年若10歲上下者,正是練習基本功的好時候,但應該注意方式方法,不可稍加勉強,當漸漸從事。
此時正處于生長發育期,尤需注意勿使過急。這種柔韌性功夫,女子比男子易成且見效快。功夫進度要依據自我抻筋時疼痛感的大 小掌握好分寸,切記“疼長,麻抽,酸別練”。
特別提示注意以下兩點
(1)抻筋的過程需要忍耐力和持續性,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果7天擱下不練抻筋,前面抻出來的筋就會又縮回去,等于沒練。
(2)抻筋動作“突擊猛進”有危險性,抻筋進度必定要符合人體生理性能和科學性。本人見過多例用力過猛導致腰及腿部筋肌撕裂落下殘疾的,所以千萬不可急功近利。
“抻筋耗腿”的步驟
一般“抻筋耗腿”,是用一條腿支撐身體的重量,另一條腿伸直,腳跟擱放在一定的高度上,然后通過上體前俯或兩手向下壓膝的動作,拉長被壓腿的踝、膝、髖各關節的韌帶及腿部后側的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