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太極拳42式演練水平
一、理解、體悟、展現動作內涵
動作內涵包括動作要領、技擊含義、文化基因等三個方面。
動作的學習應該在理性和概念上清晰理解技術的基本要求,完成動作的途徑,清楚正確動作和錯誤動作的區別,理解動作要領。
太極拳42式和其它武術一樣,每一個動作都有攻防含義,雖然大多數現代人學練太極拳42式不是想去技擊。但是,為了能把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的太極拳42式打出原味,體現出內涵,必須理解其攻防含義。
太極拳42式動作的文化基因是太極拳42式同其它體育項目的主要區別,太極拳42式生動形象的動作名稱,栩栩如生的動作造型,圓的運動規律都孕育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理解動作的文化基因,會加深對動作內涵的理解,形成理想化的動作意識。
體悟動作的內涵,就是要通過動作的學習過程和練習過程,把意識,也就是對動作感性認識和對動作內涵的理解,貫注到套路動作中去,反復揣摩,一點點地去領悟、去體現。
展現動作內涵,就是將對動作的體悟,通過肢體運動表現出來,并不斷積累由這一過程所獲得的體會,終形成內外合一的動力定形。
逐步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勁到形到,意氣勁形協調一致。這時演練出的太極拳42式,就能體現出以內為核心的完整感,由“形似”與“神似”構成套路演練技術的統一整體。
二、心靜體松
所謂心靜,就是在練習太極拳42式時,從未動之前開始,始終保持心情清靜、意念專一、思想上排除一切雜念,用思維活動把握、支配、調控演練技術。要像練氣功那樣“入靜”,使精神貫注到每一個細節,做到意動勢隨。
例如:手向前按時,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動作再跟著意念前去;意欲沉氣。就要有氣沉丹田的想象。
這種用意念引導動作的練習方法,可以調節大腦皮層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增強身體其它器官的功能,用意念引導動作,還可以調節呼吸,使意識、動作和呼吸緊密結合。心靜是體松的前提。
松,其原意為放松、解開、放開,太極拳42式稱為松柔、松靜、松活、松動。
太極拳42式的體松,是指練拳時在保持身體正確姿勢的基礎上,在心情清靜的前提下有意識地讓心臟、全身關節和肌肉進人大限度的整體放松,形成一種由內到外有機統一的協調運動。
“四肢百骸不松,則心意氣力 不通,則周身動作不調。”太極拳42式的體松是松柔、松活、松靜、松融,放松是用意的,是積極振作的,不是漫不經心、消極疲塌的;不是松散、松懈;不是那種為了表現松,而有氣無力,松軟漂浮、搖頭晃腦、手舞足蹈;更不是神氣活現,故作姿態,自以為松柔。其實散亂。
只要堅持“用意不用力”的練拳,就會逐步產生一種 輕靈而沉實的富有彈性和韌性的內勁。
沉,意為降落、往下落、向下放。太極拳42式沉為沉靜、沉著、沉穩、氣沉等。
太極拳42式演練中的沉,要在息心靜意、氣沉丹田、用意不用力的引導下,在形體上做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使之兩足有力、下盤穩固。
正像一代名師李雅軒比喻的那樣:練習太極拳42式身勢如載重之船,既有動蕩之形勢,又有沉穩之狀態,上有重力下沉,下有浮力上承。又如火車車箱,腿腳如車箱下之彈簧,不使車箱上揚下落,平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