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錯
一、 確定目標、循序漸進
學拳者知錯能改,要先確定改錯目標,然后循序求正。改錯"要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因為,學拳者智力不同,接受能力有差異,存在錯誤也不同。加之社會環境不同,外因條件不同,面對諸多的拳勢錯誤,應當設計改正順序。
要理清頭緒,循序漸進改正。根據人們主觀認識與客觀的實際關系,應當先易后難,先外后內,先主后次進行改正。
例如以拳理改正外形姿勢錯誤: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腰落胯,開襠合襠,腳手定型定位,纏絲劃圓,進退劃弧等。
以拳理改正內部錯誤的順序:腹式逆呼吸氣沉丹田,氣宜鼓蕩,勁由內換,內氣潛轉,疾速調遣,里邊不動,外邊不發。
推手改錯:“沾連粘隨不丟頂”“引進落空合即出”“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剛柔相濟”“四兩撥千斤”“混身合下力千斤”“挨著何處,何處擊”。
二、制訂時間,按部就班
改正錯姿的過程,應遵循量質變規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時量。有的錯姿需用時量少,有的錯誤姿勢需用時量多。
因難易程度不一,學者智能有別,需用時量都不同要實事求是安排時量。有的錯姿工作學習之余就能改正,有的錯姿還需要特定的外因條件幫助才能實現。總之,改錯要有進程時刻表。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對糾錯不重視,壞習慣養成再糾正困難就更大了。
三、選擇方法,促進改正
選擇適應的方法,能省工,省時。改正時要根據錯誤的客觀性、選擇適宜的改正方法。
(1)比較法
比較法是糾正錯誤的好方法。俗話說:識貨不識貨,只怕貨比貨。毛主席說:“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有鑒別,有斗爭,才能有發展。”正確與錯誤是孿生姐妹,主要通過求異法找出錯誤。借鑒拳師的錄像、光盤觀看,或觀摩拳友練拳的形態,或同學之間互相觀看糾正。
(2)借物糾正法
“外因促進內因變化”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例如:糾正違背“虛領頂勁”的錯姿。用一本書放在頭頂上,堅持練拳數日,每次要保持書不掉落,這樣限制頂偏之病,也能引發頂勁。某個拳勢的定勢動作不規范,可借用鏡像糾偏。通過觀看,自上而下自我檢查是否合乎拳理。
(3)推手陪練糾偏法
練架與推手是一致的,拳架有錯,可在推手中糾正。因病姿推手時,與彼接手,丟、頂、背空弊端出現,易被人所制。特別是“丟、頂”之病,為顯露。要使用某種招法,必須找陪練者來檢驗,方能求達。例如,擒拿與解脫。擒拿要點,創設前提,尋機要快,合力恰當,位置要準。反復訓練,總結提高,解脫法應與其相反,破支點,走柔化,變位置,轉方向,尋機會,急反攻。
總之,知錯能改在于心,心靜用意為先導,細心研探求規律,虛心求學莫驕傲,留心總結積經驗,恒心練功求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