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門養練結合的運動方式,對于練習者而言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同時也可以改善身體機能,治療一些慢性疾病,如腰肌勞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治療腰肌勞損的太極健身法。相信通過本文,大家會對太極拳有新的認識。
想要達到太極拳的治療疾病的作用,就需要大家掌握科學的太極拳運動方式。
太極如何治療腰肌勞損
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學太極拳讓身體健康者常年輕,還可以治療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主要癥狀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復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不同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腰部可有廣泛壓痛,脊椎活動多無異常。
我們繼續來了解一下腰肌勞損的相關癥狀。
急性發作時,各種癥狀均明顯加重,并會出現肌肉痙攣、脊椎側彎和功能活動受限等現象。部分患者可有下肢牽拉性疼痛,但無串痛和肌膚麻木感。
疼痛的性質多為鈍痛,可局限于一個部位,也可散布整個背部。中醫學認為,勞逸不當,造成氣血、筋骨活動失調,腰背部經絡筋膜勞損,脈絡受阻,淤血凝滯,不通則痛。
腰為腎之府,由于勞損于腎.或平素體虛,腎氣虛弱,腎的精氣不能充養筋骨、經絡,故患部多為氣血不暢或淤血滯留于經絡,血不榮筋,筋脈不舒,而致腰部痙攣疼痛。
在太極拳中,腰為全身力量的源泉,練習時既注重鍛煉,又注重保養。
腎氣虛弱,風寒濕邪易乘虛侵襲,久而不散,筋肌轉趨弛弱.若患者彎腰勞作,則弛弱之筋肌易損傷,使勞損與寒濕并病。
太極樁
身體正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緩緩上提到胸前,雙手外拉而抱圓,兩腿自然平衡站立,既不外撇,也不內扣,基本接近自然。兩手指尖相距一拳之遠,指尖相對,掌心向內,十指自然分開,手掌與胸距離約30厘米。
兩眼向前平視(閉目或半閉目亦可),口似張似閉,以鼻自然呼吸。意念誘導:腰部被太陽光照亮。站樁勞累或年老體弱、病情嚴重者可采用坐式。
站、坐式可以相互調整。用這個功法每天可多練習幾次,每次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站累丁可以坐式,休息以后又可以練站式。
機制與功效
海底針健身法通過調節人體沖脈、帶脈,調動人體經脈氣運行.對人體具有健腎補肝、補益元氣的功效。
保健拍打,是以前臂的力量帶動手腕的擺動,使用適當力量有彈性、有節奏地拍擊腰背部,通過神經反射作用和經絡傳感原理達到自身的健康。
此法能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除氣滯血淤,促進新陳代謝,具有強筋壯骨、防病強身、益壽延年之功效。本法適用于康復期。
腰肌勞損的注意事項
(1)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
站有站姿,坐有坐相,良好的姿勢是健康的基礎,不良姿勢是病痛的起點。比如:搬提重物時要有技巧,不要讓腰部彎曲,應使髖、膝屈曲;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同時用力,分散腰部的力量,從而防治腰部損傷。腰肌勞損患者還應避免從高處取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