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內功心法教程
雖然太極拳愛好者都試圖讓自己內功深厚,從而實現"我命由己不由天","延年益壽不老春" 的夢想,
然而,因內功心法之秘要自古以來很少流傳于世,所以盡管修煉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內功這個詞。
也一直在追求,但對什么是內功的本質,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內功修煉,卻迷茫懵懂,甚至一些太極拳名師也都對之閃爍其詞,模棱兩可。
有意思的是,外國人也對內 功的秘密感興趣,只是他們的研究多從金庸的武俠小說來探討。
所以,他們更是隔靴搔癢, 只能用類比的方式來表述:"那就是魔法"(美國暢銷小說評論家阿爾蒂爾語)。
內功心法從古至今"法不傳六耳" 筆者曾聽過一位師兄講過一個向陳氏太極拳泰斗李經梧學習內功心法的經歷。
我每星期都到李經梧老師家學拳,幾年后,李老師特別喜歡我,就教我練內功心法的方法, 并吩咐我不要告訴別人.。
我回來自己練的時候, 被一個也跟李老師學拳的朋友看到了, 因我抹不開面子,就教給他了.有一天,我和這個朋友一起拜訪李老師,結果,這個朋友不知不覺中就問起那套內功心法的問題。
李經梧老師一聽,馬上呵斥我,讓馬上離開他家,不 準再來.從此往后,我再也沒有見到李老師. 筆者師爺叫汪永泉,他從7 歲開始就跟楊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楊健侯學練楊式太極拳老六路,。
由于這套拳包含著豐富的內功心法的內容, 所以他被要求保守這個秘密, 傳拳可以。
但不能教授內功心法.魏樹人老師在其《楊健侯秘傳太極拳內功述真》一書中曾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
1957 年底, 北京市武林界的知名人士聚集在體委召開武協會議, 會上崔秀臣, 王俠林, 孫劍云等皆向先師討教楊家太極拳功夫的真諦.。
當時先師毫不通融地表示不能在會上公開楊 家的秘密,自此武林界朋友皆知先師珍視楊家絕藝,不肯向外界透露的剛直性情.。
其實,不輕易傳授內功心法的習慣,和"傳拳不傳功,傳功不傳訣","教了徒弟,餓死 師傅","法不傳六耳"等規矩有關,更和這些內功心法得之不易有關。
什么是內功心法 那么,什么是內功心法呢?由于太極拳來源于道家文化,所以其內功心法的表述多與 道家文化的語匯和修道的階梯進程有關。
一般來說,太極拳是太極拳架,太極術,太極道的 融合體.這里的太極架指的是形體動作,太極術指的是內功心法,太極道指道德修養。
也就是說,真正的太極拳或者說太極文化應該包括以上3 個方面的內容。
如果只進行一方面的 學練,則表明沒有得到太極拳的真諦.如果只練太極拳架而沒有內功心法(太極術)。
則只是 在空描,沒有深刻的神意氣之內涵和功夫上身的內在體驗;只有內功心法沒有拳架的變化, 則生命活動就缺少了的物質載體。
只進行道德修養沒有拳架(陽面)和內功(陰面)的滋潤,則 不易達到"延年益壽不老春"等太極拳修煉的終極目的.。
我們應該明了,神意氣本身就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內涵和修道達真的修煉內容,是事理合一。
理法不二的表述.對于太極拳來說,神意氣也同樣是構成傳統太極拳藝之內功 3 個 要素,所以,如果給內功心法下一個定義的話。
我們可以這樣認識:心法是符合生命活動及 事物發展規律的途徑和訓練方法; 內功是通過這些途徑和方法訓練所積蓄而成的能量及內向性的體驗。
或者可以這樣表示,內功是指和太極拳形體動作(陽面)互孕的神意氣所積蓄的能 量,而心法則是積蓄能量的策略和途徑。
內功心法之身心調整方略 內功心法的修煉主要是對神意氣形的身心錘煉,這種錘煉不是隨隨便便進行的,而是通過一定程序的身心調。
使精神狀態(意識狀態)和生理狀態,進入內心寧靜(心中一靜)。
意識專一(專注一方),氣血通暢(氣遍周 身),形體放松(松穩慢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