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的基本功法九陽壽功
一、顫抖功
此功法以膝關節、胯關節、腰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及胸腔和腹腔內的五臟六腑為主要運動對象。
做功于涌泉、委中、環跳、腰陽關、肩井、天井、內關、勞宮等主要穴位,調節血脈,具有通經絡、活血脈、利腰腿、調腎氣、祛寒濕、安心神、滋陰壯陽等功效。
通過抖動,可使人體整個軀干和肢體的各部位和各關節及胸腔、腹腔內各器官,均得到有規律、有彈性、張馳適度的柔和運動。
全身各關節得到充分的放松,內臟各器官得到充分的按摩,使人感到身輕腦清、心情爽快,精力充沛,對于提高消化、解毒能力也頗為有利。
1、預備式:兩腿分開站立,與肩同寬,兩眼微閉,下頜內收,口微開,兩臂松垂兩側,全身放松;
2、兩腿做屈膝下蹲運動,即利用膝關的彈性屈伸,身體上下輕松自如地抖動。下蹲時,膝蓋與腳尖上下垂直在一條線上,含胸拔背,收臀提頂;
3、身體上下顫抖,兩臂要隨身體上下顫抖而抖動。上下顫抖九十九次為一個循環,做九個循環。
4、抖動時,上下牙微縫,使上下牙齒隨同身體的抖動而自動撞擊,以自己能聽到叩齒的聲音為佳。抖動時還要注意使膈肌上下顫動,促使胸腔和腹腔內各器官同時運動,并要開胯松襠,男子陰囊上下悠動,女子陰戶微開。
二、拍打功
此功法以身體各部位的皮下肌肉伙主要運動對象,拍打有關穴位,增強皮下組織和內臟等各器官的功能。
具有活血脈、安心神、調胃理氣、陽固脫、疏肝利氣、化積通瘀等功效。
1、兩腿平分,略寬于肩,身體前彎九十度,兩掌同時拍打兩腿,從腿腕部開始,依次上移經小腿、大腿至大腿根部,然后再由大腿根部,依次拍打九次為一個循環,做九個循環;然后再用右手拍打,做九個循環;后用雙手同時拍打,做九個循環。
2、左手抽打右臂,右手抽打左臂,腕部用力,用四指抽打,從腕部開始,依次上移經小臂、大臂到肩,然后再由肩部下移至腕部,先抽打內臂,再抽打外臂,每臂抽打九十九次。
3、兩腿平分,略寬于肩,身體前彎九十度,兩掌同時拍打兩腿,從腿腕部開始,依次上移經小腿、大腿至大腿根部下移至腳腕部,前后上下拍打九十九次。
4、拍打腿部結束后,姿勢不變,用雙掌根部同時拍打兩后腰眼九次。
5、兩腿并立,兩腿內側緊貼,兩腳并攏,踝骨相靠,吸氣提肛,緊臀收腹,先用左掌拍打頭頂部,從前庭開始,依次后移至腦后脖根部,依次拍打九次為一個循環,做九個循環;然后再用右手拍打,做九個循環;后用雙手同時拍打,做九個循環。
三、搓揉功
此功法以頭、脖、耳、眼、鼻、臉等部位為作功對象,搓揉有關穴位,滲透身體內部,具有安神養顏,祛縐防衰,疏風解熱,聰耳明目等功效。
1、兩腿并立,先用左手搓揉脖后部,做功于風池、風府、天柱、啞門等穴,來回搓揉九次,再用右手搓揉九次,用手來回搓揉脖子時,頭要隨手搓揉的方向做逆扭動。
2、兩手握拳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時夾住兩耳上下搓揉,做功于耳門、聽宮、聽會等穴,上下搓揉九次。
3、兩眼微閉,兩手大拇指放在兩耳根處,兩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兩眼上方,雙手用中指和食指同時搓揉兩眼,從眼窩開始經上眼皮至太陽穴,并用食指在太陽穴順時針按揉三圈,再經上眼皮回至眼窩處,做功于睛明、上明、外明、太陽等穴,來回搓揉九次。
4、兩食指分別壓在兩中指上,兩中指分別放在兩眼窩處,兩大拇指按壓在下巴兩側的大迎穴上,雙手用中指同時搓擦鼻梁兩側,從眼窩開始,上至印堂,下至鼻孔下側迎香穴,做功于印堂、睛明、迎香等穴,上下搓擦九次。
5、兩掌順臉的兩頰同時上下搓擦九次,做功于四白、下關、地倉、頰車等穴。
6、用雙手十指梳理頭發,指尖緊貼頭皮,從額前發際處的神庭、頭維穴開始,經上星、通天、百會等穴,從前向后用梳理九十九次。
頭皮按摩,還能刺激頭頸部穴位,促進頭顱內血液循環,使腦神經興奮性提高,血管擴張,淋巴回流加快,從而改善顱內的供氧,減緩腦細胞老化過程,起到健腦防衰作用。
常梳理頭發還可以治療頭痛。因為通過梳理頭發,刺激頭皮,能使緊繃的神經得到愉快,就可使人免受慢性頭痛的困擾。
四、游龍功
此功主要以椎骨、膝、臂為運動對象,整個身體要要象魚在水中游一樣左右扭動,即脊柱被大限度地拉開呈S形。
而且椎骨、膝、臂各關節無一不順魚游姿勢協調而動,節節貫通,做功于身體各部有關穴位,調動任督二脈。
同時作用于命門與氣海這兩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中樞,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疏通經絡,具有理血調氣,清濕化熱,補虛損,健腰膝這功效。并可防治脊椎的骨質增生、腰腹肥大、骨盆肌松馳,促使腰肌柔韌靈活、體形健美。
1、預備式:兩腿并立,兩腳和兩腿緊相靠攏,大腿根部緊緊相夾,兩臂慢慢抬起,向左右平伸,掌心朝下。
2、兩掌翻轉,手心朝上,向上合掌抻舉。兩掌相合,3、兩掌相合,慢慢落于胸前,指尖斜向前上。
4、身體慢慢左側彎,臀部向右橫向扭動,同時兩掌向左上方隨身體側彎伸6出。5、兩掌相合走上弧向右延伸至右肩上方,同時身體亦隨之向右側彎,臀部則向左橫向扭動,由腿至臀、腰到肩,由下而上地做柔軟蠕動。
6、身體下蹲,兩掌向下、向左移動至左小腿外側,同時身體隨掌扭動下蹲至極度,兩掌收至兩小腿前。
7、兩掌向右上移動,同時身體隨掌扭動站起,兩掌隨之再向上、左移動后收至胸前,回到開始時的動作。然后再把上述動作反方向作一次。
以上動作要連綿不斷,不得有停頓,兩掌始終相合,不可分開,兩的的全部運行路線是在身體前面畫一個大的8字型軌跡,而整個身體外型和脊柱則呈S更需型蠕動。
8、兩掌相合,側平前伸,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大拇指朝左,指尖向前。
9、兩臂直伸向左平移,上體左轉九十度,做轉腰擺胯運動,然后屈臂將兩掌收至胸前,上體右轉回到開始時的動作。
10、兩掌側平前伸,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大拇指朝左,指尖向前。
11、兩臂直伸向右平移,上體隨鑒定室右轉九十度,做轉體擺胯運動,然后屈臂將兩掌收至胸前,上體回轉回到開始時的動作。
12、收式以上全部動作為一個循環,做九個循環后收執,即慢慢將兩掌分開,兩大拇指尖相對,兩食指尖相對,放至小腹上,做一次深呼吸,而后兩臂自然放松垂于兩側。
五、蛹動功
此功主要以膝關節、臂關節和椎關節為運動對象,各部關節要象蛹動一樣,一節一節的動,且節節貫通,做功于相關穴位,疏通督脈,具有理會、肺氣,利肝膽,清濕熱,調氣滯,健腰膝,祛寒濕,理下焦,調膀胱等功效。
1、兩腿平分,與肩同寬,兩臂左右平舉,掌心朝下。
2、兩掌外旋側立,兩臂前合,與肩同寬,掌心相對,同時身體前彎九十度,臀部后抻,兩臂前伸至極度,將椎關節和臂關節抻開。
3、膝屈前移,由膝至胯、腰到胸依次向前蛹動,同時兩臂彎曲,兩掌抱于胸前,掌心向內,指尖相對。
4、以腰為軸,上體后仰至極度,面部朝上,同時兩臂平分向兩側外展,掌心朝上。
5、兩臂前合,收腹松肩,上體前傾,兩臂前伸,由臀至胯、腰到背依次向后蛹動,身體前彎九十度,回到第二個動作。
6、收式:上述動作連續做九次后收勢,即兩臂前合身體立起,兩臂收于身體兩側自然松垂。
六、盤旋功
此功以腰為軸,上體做盤旋運動,下肢穩固不動,做功于涌泉、會陰、長強、腰陽關、命門、肩井、勞宮等大穴,具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通利腰脊、寬胸利膈、通任督、調胸腑之功效。
1、預備式:兩腿平分,略寬于肩,下蹲成馬步,兩掌抱于腹前,掌心朝上,指尖相對。2、以腰為軸,上身右轉后彎,左掌經左肋外側向后、向左、向上、向右、再向左做螺旋上升旋轉,后向下收至腹前,掌心朝上,指尖向右;右掌不動。
3、以腰為軸,上身左轉后彎,右掌經右肋外側向后、向右、向上、向左、再向右做螺旋上升旋轉,然后向下收至腹前,掌心朝上,指尖向左;左掌不動。
4、收式:以上動作左右各旋轉一次為一個循環,做九個循環收勢,即兩掌收于胸前,指尖相對,掌心朝上,而后身體起立,兩掌內旋下翻,兩食指尖相對,兩大拇指尖相對,放置小腹上,做深呼吸后收左腳面至右腳旁并攏直立,兩臂自然松垂放兩側。
新的醫學研究發現:反復進行緩慢的彎曲運動,特別是背彎運動會提高血液中的血清素含量--血清素則有助于鎮定情緒,解除焦慮,并同時還會促進皮質素的生產---促皮質素會促使身體放松,使思想更活躍,從而提高人的創造力。
新的研究還顯示,接受大腸癌治療的患者,如果堅持進行有規律的緩慢運動,就能降底的復發概率,并使存活率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
七、插掌功
此功法以兩手上下搓擦,兩腳跟做提起運動為主要運動方式,摩擦兩掌,牽動背部脊椎神經,刺激腿部各節,做功于環跳、委中、昆侖、血海、八風、勞宮、魚際、合谷以及會陰、長強等穴,具有祛風通絡、舒筋利腰、調氣血、補虛弱、泄熱鎮痛等功效。
可防治下肢行動不便、蹲起困難、腿腳民冷等癥,并對頭痛、牙痛、手掌多汗和手掌麻木有一定療效,并可調節改善性激素的分泌,促使皮膚細胞活躍,起到良好的養顏保健作用。
1、兩腿并立,俯身屈膝,身體下蹲,兩膝靠緊,兩掌相合插入兩膝間。
2、左腳跟上提,腳尖著地,同時左掌上提,左掌心提至右掌根。
3、在腳跟落平,左掌下插,同時右腳跟提起,腳尖著地,右掌心上提至左掌跟。兩掌形成上下摩擦狀。兩掌上下搓擦九十九次。
八、三星功
此功以腿腕關節、胯關節和手腕關節為主要運動對象,身體挺拔,提襠含腚,兩臂上抻,腳尖著地,使申脈、環跳、內關三大穴位連成一條垂直線。
做功于八風、命門、勞宮及會陰等穴,具有寧心安神、培元補腎、清神志、舒筋脈、通經絡、各營血等功效。對因直腸靜脈曲張、瘀血而形成的痔瘡有明顯的療效。
1、預備式:兩眼微閉,兩腿并立,兩腳和兩腿緊相靠攏,大腿根部緊緊相夾,兩臂松垂,氣沉丹田。
2、兩眼睜開,兩臂慢慢向前平舉,掌心朝下,指尖向前,做深吸氣。
3、兩臂向上高舉頭上,兩掌翻轉,掌心朝上,指尖相對,兩臂呈弧形,提襠含腚緊臀,做深呼氣。
4、吸氣提踵,即兩腳跟提起,腳掌著地,兩臂后抻上拔,身體向上挺拔,使申脈、環跳、內關三大穴位在一條垂直線上。
5、呼氣,腳跟落平,兩掌心朝前上舉,食指尖相對,掌心朝前,提襠含腚緊臀,兩腳夾緊。6、吸氣,兩手分開,指尖朝上,掌心朝前,兩臂上抻到極度。7、呼氣,兩臂向前平落,掌心朝下,指尖朝前。
8、吸氣,兩臂繼續向下落至胯兩側后呼氣,氣沉丹田,兩眼微閉。以上八個動作做為一個循環,做九個循環。
九、排氣功
此功法是運用丹田之氣,沖擊廉泉、膻中、天突、肩井、曲澤、內關、十宣等穴位,通任脈,清經脈,具有宣肺調氣、清咽開音、化濕降逆、寬胸利膈、祛風解表、調和營血等功效。
1、兩腿并立,下頜內收,兩臂松垂,兩眼微閉,氣沉丹田。
2、意念引丹田之氣上升,經氣海、中脘、膻中、天突至廉泉空(好喉結上方),然后再下降送至五臟六腑,上升時吸氣,下降時呼氣,反復做九次。
3、意念引丹田之氣上升至天突穴,再引向左肩,經肩井穴順左臂曲澤穴、內關穴至左指尖排出。
4、意念引丹田之氣上升至天突穴,再引向右肩,經肩井穴順右臂經曲澤、內關穴至右指尖排出。
5、意念引丹田之氣上升至天突穴,然后同時引向左、右肩井穴,須兩臂送至兩掌指尖排出,意念感覺指甲縫中有血滲出滴下。反復做九次。
6、兩手五指收攏握拳,然后松開伸直,再收攏握拳,握拳時吸氣,松開時呼氣,握伸反復做九次后結束。
九陽壽功是一套全身性的柔和零調運動,不分男女老少,身體好和身體弱的都可以練。只要認真地練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九陽壽功主要是調整神經功能,疏通經絡,調和五臟六腑,利能關節,進而達到協調內分泌,增強肌體的免疫功能,使練者得以健康長壽。
在做功的整個過程中,要自始至終貫穿“柔、圓、連、緩、勻”五個字,這與練吳式太極拳是相一致的。
九陽故功簡單易練,方寸之地即可練功。辦公室內稍做休息時亦可練功。全套完整練畢大約需40分鐘,單獨做一、二個功法只需十分八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