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運動過后會有一些禁忌,太極拳也不例外,有的人覺得太極拳不是一項體育運動,在運動過后沒有必要禁忌些什么,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那么練習太極過后有什么禁忌呢?一起來看下面的文章。
練習強度適當,方法正確,這是對健康有益的運動安排,當然也有一些人在練習太極拳做一些不適宜做的事情,我們來看下有哪些危害。
然而,有些人同樣運動適時定量,方式得法,但始終未練功之益,反而被一些疾病纏身。追其原因,這多與練功運動后違背科學的做法有關。因此,練功運動后人們應注意到以下六個方面:
一、忌蹲坐休息:運動后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加深肌體疲勞。嚴重時產生重力休克。因此,每次運動結束后應調整呼吸節奏,步行甩臂,并做一些放松、調整活動,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臟,以利還清“氧債”,加快恢復體能、消除疲勞。
二、忌貪吃冷飲:練習太極拳也是會出汗的,有的練習的多就會出現大汗淋漓的狀態,出現口干,燥熱的現象,就會出現非??诳实臓顟B,這個時候人體消化系統仍處在抑制狀態,功能低下。
若圖一時涼快和解渴而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腹瀉,并誘發腸胃道疾病。
三、忌立即吃飯:運動時,特別是激烈運動時,運動神經中樞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在它的影響下,管理內臟器官活動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則加強了對消化系統活動的抑制。同時,在運動時,全身血液亦進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較集中地供應了運動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內各器官的供應相對減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大大減少。它需在運動結束2 0 —3 0 分鐘后才能恢復。如果急忙吃飯,就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多種疾病。
四、忌驟降體溫:運動時肌體表面血管擴張,體溫升高,毛孔舒張,排汗增多。倘若運動后立即走進冷氣空調房間或在風口納涼小憩,或圖涼快用冷水沖頭,均會使皮膚緊縮閉汗而引起體溫調節等生理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瀉、哮喘等病癥。
五、忌吸煙:吸煙本來也是一項危害健康的事情,如果再練習過后吸煙,吸入肺內的空氣混入大量的煙霧,一方面除減少含氧量,不利還清“氧債”,難以消除肌體疲勞。
另一方面當人體吸入這樣帶霧空氣,將影響人體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導致人體在運動后因供氧不足而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暈乏力等。
六、忌“省略”放松整理活動:實踐表明,放松性的整理活動不僅可使運動者的大腦皮層興奮性及較快的心跳、呼吸頻率,通過適宜的放松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呼吸節律放松操等恢復到運動前的安靜狀態,而且,還有助于恢復肌肉的疲勞感,減輕酸脹不適,并可避免運動健身后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眼花等不良現象。
老年人不適宜過度練習太極
年逾六旬的方先生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后一直覺得悶得慌,便在朋友們的推薦下,加入了太極拳發燒友小圈子。剛接觸太極拳時,方先生就被它剛柔相濟、婉轉靈活、行云流水、連綿不絕的運動特點迷住了,于是他每天從早到晚刻苦練習。為增加腿腳力量,盡早達到“足下生根”的境界,他還特意苦練“樁功”。可沒想到,一個月后,他的腳下非但沒有穩如泰山,膝蓋卻疼得鉆心,嚴重時竟然打起了“軟膝”。到醫院檢查后才知道,因為長時間的站樁導致他的膝關節患上了骨關節炎,這讓方先生懊悔不已。
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學等多學科的研究證明,太極拳對防治老年人摔跤、高血壓、心臟病、肺部疾病、關節病、胃腸病、神經衰弱等慢性病的確有很好的效果,但凡事需講究度。鍛煉身體要循序漸進,即便太極拳這一運動很適合老年人,初學者也要掌握進度。過度使用膝關節就像無休止地讓軸承轉動,終只能導致關節磨損而“報廢”。
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是,老年人在鍛煉時喜歡負重蹦、跳、上下坡或樓梯,這樣會增加髕骨的壓力。在爬樓梯時,髕骨承受的負荷是走平地的7倍,如果再負重的話,后果可想而知?;加邢リP節炎的人,不適合跑步和登山,而適宜的運動是游泳和散步。后者能增強機體的耐力,增強日?;顒幽芰Γ钟艉徒箲],減輕對膝關節的“載荷”。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不同的患者應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如有頸椎、腰椎骨關節炎的人,應經常進行頸、腰旋轉和屈伸動作;手骨關節炎者,適宜經常進行抓、握等活動。
在影響女性健康的疾病排行榜中,骨關節炎列居第四位;而在影響男性健康的疾病排行榜中,骨關節炎則排序第八。目前,全球人口中大約有3億人罹患骨關節炎。在亞洲,每6人中就有1人被骨關節炎折磨。老年人是骨關節炎的高發人群,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缺乏鍛煉或盲目鍛煉所致的關節組織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