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功夫扇第一套的風格特點
太極功夫扇第一套的優點
一、剛柔之美的統一體
武術是力與藝術的結合體,表現在太極拳美學的特征上,它又是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的統一。楊式太極扇也是如此。
柔是相對剛而言的,指的是松、輕、韌、順,其含義是外顯和順而氣充于內;剛相對柔而言,是指陽、沉、內之意,其含義是氣形諸于外而持沉著靜重,精神內藏而不露。循此拳理,在楊式太極扇里,剛與柔相輔相成,構成了一種渾然一體的扇術藝術。
比如第6勢“黃著落架”至第7勢“鳳凰旋舞”的運轉開合,經過轉身云扇、虛步云扇、虛步托扇、提膝擊扇等動作,從外形看酷似云燕盤旋而飛的美姿,但從意蘊看又包含著攻防的內容(云扇、擊扇)。
加之演練者的運氣、運勁的氣勢,頗有一種“搖扇風滿懷,揮扇敵千鈞”的效果;這3個式子在運作過程的各個環節上,剛與柔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在運勁、運氣過程中,柔多于剛,在發力過程中剛又多于柔。
“欲揚先抑.欲剛先柔”,循環運行,形成了陰陽轉換所造成的太極扇術所持有的藝術魅力。
二、開合隨意,形態紛呈
武術里的各種器械,由于質地、輕重、長短、造型的不同。在持械演練的過程中,會表現出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
比如:劍身修長、輕靈,劍術就有輕快灑脫的特點;刀身寬厚短重,刀術即有兇猛持重的風格。太極扇所用扇器別具一格,扇形似蝶,開合隨意。
合則似短棒,擊之如閃電,有力劈華山之勢,出之如長風出谷,有勢不可擋之力;開則如蝶形,可以做出多姿多彩的進攻與防守的扇技。它有時如大鵬展翅,有時如懷中抱月,有時如鷗鷹翻身,有時又如鳳凰落坡。
這些多彩多姿的扇術,是一種流動的美,是一種多姿多彩的造型藝術,給人一種美不勝收的感受。如果說“刀如猛虎,劍似游龍”的話.那么就可以說“扇似鳳舞“了。
三、鼓蕩的扇聲魅力
武術器械里,象刀、劍、槍、根、九節鞭之類,在演練過程中會發出輕重不同的聲音,觀賞者可以從中產生某種感受。而太極扇的扇聲更有著獨特的魅力。
并肩時,由于攻防意識的驅使,也由于手腕和腰身的“抖”勁,會發出突發性的揮厚而有力的聲音,這種聲音可以造成一種特有的氣勢,既可以增加舞扇之威,又可以震懾對手之心。
所以抖扇這一技術,既包括如何出手不凡,推確而有力,又包括扇聲厚重饋耳,而又清脆利落。
太極扇養身
養肝
練太極扇時,意境清靜,情緒安寧,以意行氣,內外放松,動作輕柔圓活,如春風楊柳,生氣盎然,可使肝氣舒和條達,從而肝體得養,肝血得藏,有助于脾胃消化,不致橫逆克土。
練拳時以意運氣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行氣活血。眼神貫注動作,動作圓活連貫,對養肝明目、舒筋活絡大有好處。
健脾
練拳時的腹式呼吸,“氣勢宜鼓蕩”,內臟加強蠕動,好比對腸胃等內臟器官進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氣機通暢,脾胃升降和順,新陳代謝加強,中土運化水谷功能健旺。
心情舒暢,飲食自然香甜。化源增加,營養充足,肌肉豐滿光澤,四肢強健靈活。脾氣旺盛,營血充盈,統血功能亦必正常。
補肺
練太極扇要求氣沉丹田,從而加強了肺主氣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于肺的肅降。通過吐故納新,能進一步推動氣血在全身的運行,使身體各部都得到營養與活力。
練拳時使肺的呼吸與皮毛的開合聯系起來,與動作的開合虛實和起伏轉換結合起來,練拳后皮膚溫暖或微微出汗,有利于肺氣的宣發和水道的通調,并能充衛固表,不易感冒,使皮膚潤澤,感覺靈敏。
固腎
這樣就加強了兩腎和命門的功能,使腎精充實、陽氣旺盛、行動輕捷、二便調和、骨強齒堅、發澤耳聰。
太極扇論認為“腰為主宰”,“命意源頭在腰隙”。故練拳時十分重視腎之府——腰的作用,以腰為軸來帶動四肢和全身協調運動,使勁路完整,氣機暢達;要“牽動往來氣貼背”、“中氣貫脊中”。
還要懸頂、吊襠、提肛、尾閭中正,以加強腎命并調通任督二脈之氣。并且以心為令、氣沉丹田,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這樣就加強了兩腎和命門的功能,使腎精充實、陽氣旺盛、行動輕捷、二便調和、骨強齒堅、發澤耳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