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學太極功夫扇要注意四點
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
初練時固然必須費神記憶,但練久后則熟能生巧,自可以練來不加思索,如老子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心空自然,體內生理機能,就自然發動。
再要手空—兩手心空松
太極功夫扇出手姿勢,無論陰手陽手,必要像挾有一個皮球在手中一樣,手指亦需在動,手必須要空。
其次要腳空—兩腳心要空
南方拳如前所說,是為了方便在船上作戰,非比在北方平原的馬上功夫。試此地球作一船,人受載于其上受搖動,必足跟與前掌之間拱起,足心空出,則足心的涌泉穴不受阻塞,氣機自易流出。
復次,學太極功夫扇重要在“神”
即道家說的“精”“氣”“神”,所謂“煉精化炁,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極為重要。一般練太極功夫扇不得要領的人,多沒有注意到“神”的重要,姿勢準確后,雙目應注視到手的前方,神就投射到了,無論為了強身或防衛退敵而練拳,不如此煉好精、氣、神,效果是不會顯著的。
太極功夫扇每一神態,都異常重要,姿勢準確,氣機配合,五空做到,精氣神自然揉合,這樣練去,必獲得它的益處。對于呼吸,任其自然,不必加以導引,導引則心不易空,且道家的真正導引,亦并非如此解說的。
腰的運動
太極功夫扇主要的重點,還有腰的運動,即注重身體下半截的生命力,道家講任督兩脈是人體的主要生命腺,尤以督脈為陽,自后腦腦下垂體區延伸,到下頸項部位,開始分支散為二支經脈于脊椎兩側,至腰下尾閭又合而為一,至會陰復再分支,行于兩足,下達足底。
故練拳的人,久久練至兩腿足筋越練越柔,則自然長壽,一般人年紀越老,因體內石灰質增加,膠質減少,經絡萎縮,兩腿愈來愈卷縮,走路老態龍鐘,連頭頸都沒有彈性,倦態畢露。
練拳的人,則鍛煉筋骨,使之柔韌,隱伏有病痛的部位,亦可由麻木而漸知酸痛,而漸復正常。
練拳打坐能知覺腰酸背痛,亦是好現象的開始,以后即恢復自然,萎縮的筋脈亦拉長,每拉長一分,即有年輕一歲左右之妙用,當然這是假說的數字。
總之,這時的練拳靜坐乃利用本身的潛在能量,使其發揮,而成為一種靜定功夫充沛含藏之方法。
學習太極功夫扇的心得體會
太極功夫扇使扇子的揮舞和太極的運動技巧靈活結合,吸取中華傳統武術精華,把太極拳的動作和不同風格的武術動兒共熔一爐,將扇子揮舞與太極運動技巧靈活結合。
使武術動作與中國功夫和歌曲旋律巧妙結合,揉合了不同流派的太極拳、太極劍動作,以及快速有力的長拳、南拳、京劇舞蹈動作等等。
內容豐富新穎,載歌載“武”,而且易學易練,確實是我們大學生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的首選!
而作為一個女生,當太極扇齊齊舞動時那冠蓋京華的美麗,那隨扇舞動的青春魅力才是讓我沉醉其中的。
猶記得,在運動會上我們太極扇表演隊齊齊開扇,亮扇,馬步,金雞獨立時贏得的喝彩與掌聲。
難忘記,我們學習太極扇的女生在車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努力訓練,合作無間的默契。
在這里,我要深深地感謝我們的太極功夫扇老師車艷麗車老師,是她的嚴格要求讓我們從一開始就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往后才能循序漸進,越學越好,趣味無窮。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深感太極內涵的博大精深及扇式的奧妙無窮。
太極功夫扇既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養生作用,更是攻防、技擊、實戰性極強的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