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鏡
有上腹部疼痛不適、飽脹、噯酸噯氣、胸骨后或心窩燒灼感、吞咽困難、大便黑色等癥狀者,只要沒有嚴重心、肺、主動脈疾病,沒有食管、胃、十二指腸急性穿孔,能配合檢查的,均適合做胃鏡。
胃鏡能發現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炎癥、潰瘍、息肉、腫瘤、血管曲張、出血等病變。胃鏡檢查前要禁食6~12h,包括抽煙、吃藥,檢查前盡量不要喝水。
(2)結腸鏡
有腹瀉、便秘、血便、黏液便、腹痛、腹部包塊等癥狀,沒有嚴重心、腦疾病,沒有懷孕,能夠配合者,均可以檢查。
近年來,可能是飲食結構的改變,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結腸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結腸良性腫瘤(以結腸腺瘤為主)的發病率也很高。
結腸鏡檢查前必須進行腸道準備,腸腔內干凈與否是檢查成功的關鍵之一。檢查前1~2天只能吃少渣的半流質食物,還要用口服液洗腸劑或洗腸的方法清潔腸道。
(3)支氣管鏡
支氣管鏡和食管鏡均為經口內診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此項技術的開展已有近200年的歷史。起初只是專為取出氣管和食管異物而設計的,現在則發展為診斷和治療支氣管、食管病的重要手段。
忌過度空腹
為了保證驗血的結果準確,很多血液檢驗都要求病人空腹。但過度空腹也會影響檢測結果。如果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某些檢驗會有異常結果,如血清膽紅素可能會因空腹時間增長而增加,血糖可因空腹時間過長而減少為低血糖。
空腹標準是
抽血前一天晚上,盡量保持平時的生活習慣,正常飲食;飯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飯后不喝咖啡、濃茶。第二天早晨起來后,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做早鍛煉運動,平靜地到醫院等候采血。
忌太晚抽血
一天之中,人的代謝總是波動的,其代謝率并非是一個水平。因此體檢化驗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遲不宜超過12∶00。太晚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檢測值失真。
忌情緒波動
緊張、情緒激動可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致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所以體檢前要控制情緒,化驗前保持心緒穩定,不要來回走動、吃冷飲或吸煙等。
忌劇烈運動
運動會引起血液、體液成分的改變,即使是輕度的活動也會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內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變,從而影響結果。所以,體檢前兩天不要做劇烈運動,1個小時前也不宜進行散步等輕度活動。
忌油膩飲食
飲食是影響血脂主要的因素,查血脂要求空腹12小時后進行,一般晚餐后,除飲水外,不要進食其他食物。此外,為保證體檢結果的客觀準確,受檢者須在受檢前3天內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飲酒。
忌盲目停藥
采血要空腹,但對慢性病病人服藥應區別對待。如有些高血壓病人每天清晨服降壓藥,貿然停藥或推遲服藥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
所以高血壓病人應照常服完降壓藥后,再接受體檢。若正在服用抗生素類藥品或維生素C及減肥藥物,待停藥3天后再接受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