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養生保健身體,許多人養成了體檢的習慣,那么大家對于一般的體檢常識了解多少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的體檢知識,告訴大家常見的體檢誤區以及體檢的意義,一起看看吧。
體檢常識:常見的體檢誤區
第一,自信年輕身體好,無需檢查,可查可不查
我們不要覺得自己年輕,不需要檢查身體,尤其是40歲以上或有家庭病史者,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疾病的危險因子潛伏著,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均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待出現癥狀再進行治療,常常已延誤了時機。
第二,認為檢查1次,三五年無憂
有許多人覺得,檢查1次,三五年無憂,其實我們每個人是一個動態系統,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發生著細微的變化。1次體檢的結果并不具有長期的穩定,甚至幾天幾個月內就有改變,因為有些疾病的發展速度很快,而且癥狀不明顯,自己察覺不到。
第三,體檢時不能抓大病放走小病
體檢的時候不能重視大病放走小病,要重視身體的重要器官,忽視了小科疾病,比如:眼、耳、鼻、喉科放棄檢查。尤其是鼻咽癌等疾病,如眼底視網膜是全身惟一可用肉眼直接觀察到末梢血管,對全身系統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的診斷及治療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四,體檢后不重視復查,認為小毛病沒必要復查
應該注意一些不起眼的小毛病,可能就是大毛病的征兆,而復查就是有針對性的進一步明確診斷,從而達到明確診斷,及時治療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體檢報告單隨手就扔
有很多人體檢后,看完結果隨手將報告單結果扔掉,覺得沒有查出毛病,就沒有保留的必要。一個人去年和今年體檢結果可能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其中某項指標有了很大變化,那就有必要引起重視了,或是往好了發展,繼續保持。因此,體檢報告單要好好保存,切勿亂扔。
體檢的意義
一、健康體檢的必要性
隨著時間、年齡、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和心理壓力的增加,很多疾病的發作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而對于很多疾病來說,能否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決定預后的關鍵。如早發現的一期食道癌五年存活率是90%到95%,早期肺癌和早期肝癌同為70%,早期發現宮頸癌存活率也可達到90%
通過體檢早期發現亞健康狀態和潛在的疾病,早期進行調整和治療,對提高療效,縮短治療時間,減少醫療費用,提高生命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花一些錢投資在健康體檢上,早發現、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自然是經濟實惠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