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樣
尿樣檢查是準媽媽每次檢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常規檢查可以預防準媽媽孕期一些常見問題。準媽媽尿樣檢查項目包括尿液中蛋白、糖及酮體,鏡檢紅細胞和白細胞等。正常情況下,上述指標應均為陰性。
液中蛋白:如果準媽媽液中蛋白呈陽性,則表示準媽媽有妊娠高血壓、腎臟疾病的可能,蛋白尿和高血壓是準媽媽先兆子癇的癥狀。
糖及酮體:如果準媽媽尿液中糖或酮體呈陽性,說明準媽媽存在糖尿病的可能,這時候醫生會進一步檢查,用其他檢查手段確診、排除糖尿病可能。
紅細胞與白細胞:如果醫生發現準媽媽尿樣中有紅細胞和白細胞,則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需引起重視,如伴有尿頻、尿急等癥狀,需及時治療。孕期多可有10%的準媽媽存在尿路感染癥狀;但無癥狀尿路感染仍有可能向上蔓延到腎臟,而導致嚴重威脅準媽媽和胎寶寶的健康問題。
體重
測量體重是準媽媽每次孕期檢查必測項目。通過測量準媽媽體重可以間接檢測胎寶寶的成長狀況。如果準媽媽的體重增加過于緩慢,那么胎寶寶可能發育遲緩;如果準媽媽的體重增加過快,胎寶寶可能發育巨大,那么準媽媽就需要做好剖宮產的準備。
準媽媽整個孕期體重增加約為12.5kg,孕早期準媽媽體重增加緩慢,變化不大,體重增加不超過1kg;孕中期為準媽媽分娩時消耗所需和泌乳作物質上的準備時期,因此準媽媽體重的增重可達5kg~6kg;孕晚期,隨著胎寶寶體重增長的加速,準媽媽體重增長也很快,平均每周增加0.5kg,但是因為準媽媽個人情況不同,每個準媽媽會有不同的差異。
準媽媽體重增長也不全是胎寶寶造成,如果準媽媽飲食控制不好,體內熱量大量堆積也會造成體重增長過快。如果體重增長過快,準媽媽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適量地增強運動強度,同時調整飲食方案、控制飲食。
胎心
胎心監護是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下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是正確評估胎寶寶在準媽媽宮內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胎心監護采用微波技術,對胎寶寶沒有危害,準媽媽不要擔心。
準媽媽在孕13周時,就已經能夠聽到胎寶寶的胎心音,聽到胎心音即可表明準媽媽腹中的胎寶寶為活胎。胎心監護上主要是兩條線,上面一條是胎心率,胎寶寶正常情況下胎心率波動在120~160之間,一般表現為一條波形線,胎寶寶出現胎動時胎心率會上升,出現一個向上突起的曲線,胎動結束后胎心率會慢慢下降。下面一條表示宮內壓力,只要出現宮縮時壓力就會增高,隨后會保持20mmHg左右。
現在多普勒胎心檢查已經普及,媽媽可以自購一個,平時在家就能隨時聽胎寶寶的動靜啦。孕28周后,媽媽每天至少聽一次寶寶胎心率,讓寶寶和媽媽在孕期就能開始交流。
胎動
胎寶寶的肢體在宮腔內的活動即為胎動,是醫生掌握胎寶寶狀況的重要途徑。準媽媽在孕18周左右即可感覺到胎動,稍晚的在孕20周會感覺到。胎動初每小時3~5次,且隨準媽媽妊娠月份增加而胎動感逐漸明顯。但是準媽媽胎動次數在近臨產前會略有減少。如果胎寶寶在宮內出現缺氧發生窘迫時,如早期剝離、胎盤功能減退、打結、臍帶扭曲或脫垂等,準媽媽會感覺到胎動異常,初的癥狀為胎動頻繁,繼而減慢或消失。因此,準媽媽可以根據計數胎動及時了解胎寶寶在宮內的安危情況,可以幫助早期發現胎寶寶宮內異常,有利于降低早產寶寶死亡率。那么,準媽媽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胎動是否正確呢?現在就告訴你一個小方法:
1。準媽媽一般需要在孕7個月的時候開始胎動計數,直至臨產前。
2。準媽媽每天早、中、晚自己各數l小時的胎動次數,并作記錄。
3。準媽媽將3次胎動次數相加再乘4,即為12小時的胎動次數。若準媽媽12小時胎動次數持續為30次左右,說明你的胎寶寶在宮內情況良好;若12小時胎動次數少于20次,那么你的寶寶很可能屬于宮內慢性缺氧,這需要及時查明原因、立即處理。若準媽媽24小時無胎動感,則提示胎寶寶存在死亡的可能,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一些關于孕期檢查方面的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于一些孕期檢查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了一些了解。小編希望每一位準媽媽都能夠注重孕檢中的每一項,千萬不要挑三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