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對于這個社會可以說是繼承者,因此他們的健康也成為了我們首要關注點。定期體檢對于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那么,青少年體檢都有哪些重點呢?檢查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今天,小編就給青少年們普及一下體檢小常識。
很多人認為心肌梗死通常只發生在老人身上,青年人身強體壯不會出現此類疾病。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青少年生活壓力及工作壓力大,社交頻繁,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會使心臟負荷加大,從而使心臟疾病發生,心肌梗死餓現象也就越來越年輕化。因此,小編在此希望大家能夠定期給心臟做個檢查。
對疾病的忽略易釀成大錯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程康林說,中國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數多達55萬。這意味著,每天至少1000多人猝死。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人,生前大多有基礎心臟病,比如冠心病、心功能衰竭、遺傳性心血管疾病等,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心臟病隱匿者,沒有查出心臟病,是以猝死的形式表現的,一旦發生,成功搶救生命的幾率很低。
程康林表示,關愛自己的心臟,不僅僅是老年人的事。已有數據表明,我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已占8%。與老年人相比,中青年患者交感神經張力較高、生活壓力大及體力活動量多,更容易發生猝死。大部分心梗患者有先兆癥狀,如胸痛、心前區不適、氣促、出冷汗等,多于劇烈活動、情緒激動、飽食及飲酒后出現,但由于多數人認為心肌梗死只發生于老年人身上,且自認為身強力壯Hold得住,并沒有提高警惕。但是,往往這種忽略和自信的心理容易釀成大錯。等到出現劇烈胸痛、口唇紫紺甚至休克時才就診,此時已錯過心梗治療的佳時間,其預后甚差。
多種檢查可發現心臟隱患
常言道,年輕時用生命來換錢,老年后用錢來換生命!如果不希望老年后再來用錢換健康,青壯年人群要注意戒煙、少酒,合理飲食;堅持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控制體重,控制血糖、血脂、血壓。
程康林指出,以上只能是為了預防,想要了解自己心臟的健康程度,可通過常規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方式加以了解。其中心電圖檢查、平板運動試驗等都可以為心臟病的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具體選擇哪一種檢查,醫生會根據你的年齡、癥狀以及是否有高危因素來進行判斷。
青少年應注重哪些檢查
在體檢中通過拍胸片可以檢查孩子肺部、呼吸道疾病;內臟方面的檢查要使用B超,B超能發現先天異常和后天異常;通過脊柱拍片可發現脊柱的發育情況。兒童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生化檢查必不可少,通過檢查確定微量元素是否缺乏。
在孩子小的時候,許多家長每個月都給孩子稱體重,量身高,老人更希望孫子孫女長胖些。身高體重是衡量孩子發育的重要指標,可無法全面反映孩子的健康狀況。北京慈濟健康體檢中心的專家認為:給孩子做項目齊全的健康體檢可以早發現癥狀不明顯的疾病和致病的危險因素,通過干預,不再形成疾病。
幼兒園每年都要給孩子體檢,拿檢查孩子是否貧血這項來說,家長往往只能得到孩子血色素等幾個數據。如果血常規檢查27項肯定比只查三五項全面。尤其兒童貧血早期癥狀不明顯,可是如果兒童貧血發展到中重度,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包括身高、體重、智力等方面,嚴重的還會引起其他相關器官的疾病。
在體檢中通過拍胸片可以檢查孩子肺部、呼吸道疾病;內臟方面的檢查要使用B超,B超能發現先天異常和后天異常;通過脊柱拍片可發現脊柱的發育情況。兒童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生化檢查必不可少,通過檢查確定微量元素是否缺乏。有些家長給孩子盲目進補,什么補鋅、補鈣、補鐵,凡是廣告里宣傳的都買來給孩子吃。但如果孩子體內的微量元素并不缺乏,這樣盲目進補反而無益,鐵補多了會在臟器里聚集,引起代謝方面的疾病,鈣補多了可引起結石,鋅補多了會影響食欲。所以,科學的做法是應該根據檢查結果,對癥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