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是人體臟器中重要的排毒器官,一旦它受到損傷,身體將會出現一系列不適的情況。所以,定期對腎功能進行檢查對于我們來說非常有必要。那么,腎功能都檢查哪些項目呢?對于看不懂的檢查結果我們該怎么辦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于腎功能檢查方面的知識,以及為大家全面分析腎功能檢查結果。
功能檢查對于我們來說能夠及時的了解腎臟在體內運作的情況。但是,對于得出的檢查結論,大家就是一個頭兩個大了,對于看不懂的檢查結果只能丟棄了。為了避免這類現象的發生,小編就為大家文字化的分析一下腎功能檢查的結果。
尿量(Vol)
檢查尿液量
一般情況下正常成人一晝夜(24小時)排尿O.8~2.0升。但飲水量、運動、出汗、氣溫皆可影響尿量
一晝夜尿量>2500毫升為多尿,<400毫升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時內完全無尿為尿閉,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為夜尿量增多
尿色(Col)
檢查尿液顏色
正常尿液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常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
尿崩癥、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時幾乎無色;肝細胞性黃疽、阻塞性黃疸時見桔黃色或深黃色,即膽紅紊尿,但如服用核黃素、復合維生紊B、呋喃類藥物亦可呈深黃色,應與上述膽紅素尿區別;泌尿系統腫瘤、結石、結核或外傷及急性炎癥時(如急性膀胱炎)出現血尿,外觀呈紅色,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紅細胞,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微生物、上皮細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鹽及尿酸鹽時呈乳向色。此外還可見醬油色、紅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顏色尿,除外藥物影響后,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透明度(Clr)
檢查尿透析透明度
新鮮尿清澈透明無沉淀。放置一段時間后,可出現絮狀沉淀。尤其女性尿尿液排出時即混濁,往往由于白細胞、上皮細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顯微鏡檢查予以鑒別,少數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鹽等析出,亦使尿混濁,則無臨床意義
比重(SG)
檢查尿液的比重
正常人24小時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間波動,因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隨意尿比重波動范圍為1.005~1.030.
24小時混合尿比重增高時,見于高熱脫水、急性腎小球腎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24小時混合尿比重降低見于尿崩癥、慢性腎炎等腎臟濃縮功能減退時。測定任意一次隨意尿,尿中無蛋白及糖時,比重≥1.025,表示腎臟濃縮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示腎臟稀釋功能正常,如固定在l.010左右,稱等張尿。為腎實質受損,腎臟濃縮及稀釋功能降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