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物價上漲的措施
1.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要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抑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擴張。
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嚴格控制貨幣信貸總量和投放節奏,加強信貸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引導商業銀行優化信貸結構,合理控制中長期貸款增長。
繼續落實緩解貿易順差過快增長的各項措施,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努力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
2.加大農業生產扶持力度
發展生產是穩定價格的基礎。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增加對農業的投入。認真落實國務院扶持糧食、生豬、油料、奶業生產發展的政策措施。
適當提高稻谷和小麥的低收購價水平,進一步提高對種糧農民農資綜合直補標準和補貼總額,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組織好化肥生產用電、用氣的供應工作,穩定化肥生產,確保市場供應。
3.努力保障市場供應
穩定市場的關鍵是抓好市場供應,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不斷檔、不脫銷。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增加重要商品國內市場供應。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發展,組織好主要物資的進口。
組織好臨時存儲小麥、稻谷和中央儲備玉米的投放,穩定市場糧價。適時投放儲備豬肉、食用油。組織好成品油供應。加強重要物資運輸組織,暢通“綠色通道”,提高運輸效率,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
4.穩定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
穩定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務價格。
(1)成品油、天然氣、電力價格,以及地方管理的供電、供氣、供水、供暖、城市公交、地鐵票價等公用事業價格和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近期一律不提高。
(2)各級各類學校的學費、住宿費收費標準一律不提高。地方管理的醫療服務價格也要保持穩定。不出臺新的收費項目,防止變相提高收費標準。
(3)保持尿素價格穩定。地方管理價格的尿素、磷肥、鉀肥、復合肥等,因成本上升確需調整價格的,要嚴格按程序報批,不得越權提價。
(4)經聽證會論證后,降低移動通信漫游費資費標準。
5.啟動臨時價格干預措施
根據有關價格法律法規,經國務院批準,啟動對糧、油、肉、蛋、奶、液化氣等重要商品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
對達到一定規模的生產企業實行提價申報,對達到一定規模的批發、零售企業實行調價備案,努力保證重要商品及服務價格基本穩定和市場正常供應。當價格顯著上漲情況消失后,將及時解除臨時干預措施。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物價上漲的原因及影響的知識,物價上漲的物品有許多,但國家也在不斷的做應對措施,在一些常用的物品上也實行了免費的措施,讓大家更好的享受國家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