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通信手段的發達,手機已經達到了人手一部的地步。也讓廣大人群成為了傳說中的“低頭族”。那么手機有哪些危害呢?怎樣減輕手機的危害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手機致癌的說法,一直都處于“狼來了”的尷尬局面中。在過去的15年中,關于手機輻射的調查都未能出現決定性的結果,盡管也有一些研究顯示,一種被稱為膠質瘤的腦瘤和密集、長期的手機使用之間存在聯系。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確切證實,手機和平板電腦發出的輻射,可能導致諸多健康風險,包括癌癥、帕金森癥、老年癡呆癥、頭痛及皮膚過敏等。
研究數據來自使用手機十年以上的成年人,因為成人對外界的危險因素更敏感。結果發現,每天使用手機20分鐘,連續5年就能將罹患腦瘤的風險增加3倍;每天用1小時,4年就能提高其他腫瘤風險3-5倍。
這是因為輻射會造成氧化應激,定義為活性氧的產生和抗氧化防御之間的失衡。活性氧在細胞信號和對體溫等內部條件的控制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當活性氧水平顯著增加時,可能導致細胞結構被嚴重破壞,這就是所謂的氧化應激。盡管細胞內的活性氧往往由侵略性的環境所產生,但它們也會引發“普通的無線輻射。”
長期接輻射后,還會導致一些身體上的小毛病,比如頭痛、疲勞和皮膚過敏等。專家指出,盡管腦癌的風險很低,但大眾仍不可小覷,因為不少健康影響可能會在幾十年后才出現。因此,建議大眾平時要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接電話時盡量使用免提,以讓頭部遠離輻射區域。
2011年時,機構首次宣稱,手機“可能致癌”,但沒有足夠的證據得出明確的結論。根據目前的科學證據表明,手機不太可能增加腦癌,或者任何其他類型的癌癥風險。但他們也承認,并不完全排除風險。新的官方說法是,射頻(RFR)輻射或者微波輻射“可能具有致癌效應”。
去年法國的另一項研究也聲稱,每個月使用手機超過15個小時的人,罹患腦癌的風險更高。
手機控經常玩手機有什么危害
時間對著手機,是現代人習以為常的事情。尤其年輕人手機不離手,喜歡用手機看小說、玩游戲、上微博。可是您知道嗎?這個看起來很潮的智能手機會讓您的眼睛離健康越來越遠。那么,長時間用手機,對眼睛有什么危害呢?一起來了解吧。
玩游戲易得干眼癥
玩游戲時,屏幕上不斷閃爍的光影會對眼睛造成持續的刺激,當眼睛不停地捕捉這些光影時,就會使眼睛感到特別疲勞。注意力太過集中,自然眨眼次數大大減少,對眼球表面的淚膜層造成損害,從而加劇眼睛的疲勞和干澀、刺癢等感覺,甚至出現眼睛刺痛、流淚、畏光等不適癥狀,發生干眼癥。
易致視疲勞
長時間用眼本身就容易造成視疲勞,聚精會神地盯著手機屏幕時,屏幕上不斷變換的光影又會對眼睛造成持續的刺激,當眼睛不停地捕捉這些光影時,就會使眼睛特別疲勞。尤其當周圍環境暗,而手機屏幕亮時,對眼的損害尤其大,常次以往就會導致視力下降,近視度數加深等問題。
低頭玩手機易患結膜炎
長時間玩手機,特別是在顛簸的車上低頭看手機,會對眼睛的結膜造成傷害。因為長時間保持固定低頭的姿勢,容易使血液流向眼睛,導致結膜血管輕度充血,瞼結膜也容易發生輕度乳頭增生及形成濾泡等。起初,可能會有眥部(眼角)皮膚潮紅、濕潤、結痂的現象,如果不注意,則會誘發結膜組織的慢性炎性病變,造成慢性結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