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病主要發生在中央全封閉式空調環境中,家用空調中也較常見。
這是因為在封閉或相對封閉的空調環境中,空氣流動性較差,造成室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不斷降低,同時室內建筑材料揮發的有毒氣體以及吸煙產生的煙霧等難以通過空氣對流釋放到室外,導致室內空氣質量不斷下降。
另外,房間密閉性強,陽光照射不足,室內溫度、濕度特別適合病菌的繁衍、生存,室內病菌大量繁衍對人體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空調病癥狀一般表現為下肢酸痛無力、頭痛頭昏、疲勞失眠、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關節炎、咽喉炎等。為防止空調病,專家提醒家用空調不要24小時連續開機,不要全天候關閉窗戶,地毯、床單、沙發罩要經常清洗.
具體做法如下
1、長時間在有空調的寫字間辦公,應適當增添穿脫方便的衣服,膝部覆毛巾等予以保護,同時注意間歇站起活動活動,以增進末梢血液循環。下班后,洗個溫水澡,自行按摩一番效果會更好。
2、室溫宜恒定在24℃左右,室內外溫差不可超過7℃,否則出汗后入室,將加重體溫調節中樞的負擔。盡量保持室內清潔,減少疾病污染源。
3、經常開窗換氣,以確保室內外空氣的對流,開機1?3小時后關機,然后打開窗戶將室內空氣排出,更換新鮮的空氣。有條件可使用空氣凈化設備,如亞都、科技、卓越等空氣凈化器,能有效地濾去建材中的有毒氣體和室內病毒。
4、室內空氣流速應維持在20cm/秒左右。
一、室內外溫差過大
人若進出頻繁,忽冷忽熱,易造成體內平衡調節系統功能紊亂。乍一進出空調房,汗毛孔驟張驟閉,排汗功能失調,出汗減少,體內廢物不易排出。而出汗是夏天人體保持正常健康狀態重要的一個功能,人在夏天不能不出汗。
二、空調房間密封性強
室內外空氣無法交換,室內空氣中細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容易滋生繁衍,空氣質量較低,長此以往,容易降低人體自身免疫功能,還易受病菌感染而生病。
三、空調下面直吹
突來的冷空氣刺激了汗毛孔突然收縮,導致人們頭疼。專家建議,好把室溫恒定在24℃左右,室內外溫差別超過7℃,還要經常開窗換氣,確保室內外空氣的對流。
四、家中如果有風濕病患者
就會常聽到他們在天氣變化前因溫度急速降低,而感到關節疼痛,因此常被戲稱為「氣象臺」,意指他們的身體狀況可以預測天氣一般。
當溫度降低至20~22度或強大的冷風直吹身體時,皮膚及肌肉的血管會收縮,肌肉也會痙攣,很多人會覺得不舒服,甚至引起深部肌肉、關節等的疼痛。
五、盡量不要久待空調房
在空調房內要放置加濕器,保持室內濕度,經常開窗通氣,使空氣得到流通。一定要多喝水,保持咽喉部的濕潤,如果有咽干、咽痛的癥狀,可以含服潤喉片。
一旦出現紅腫、疼痛、咳嗽要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往往很明顯。有慢性咽炎史的患者,也要進行適當干預,減少炎癥發生。
結語:通過上面關于夏天使用空調的簡單描述,相信大家對于夏天使用空調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夏天用空調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絲絲的涼意,但同時也給身體帶來了很大的傷害,除了上面說到的面癱,還會給身體造成關節炎,因此,在夏天去熱好是要遠離空調,用電風扇來去熱也是可以的。希望上面的文字介紹,對于正在使用空調的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