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與環保的當下,選擇素食的人越來越多。素食生活方式不僅能減輕身體負擔,還對環境友好。然而,素食者面臨著一個重要挑戰——如何確保營養均衡。畢竟,素食相較于葷素搭配的飲食,在獲取某些營養素上存在一定難度。不過,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素食者完全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安排,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素食者如何保證營養均衡?
蛋白質:靠植物蛋白滿足需求
蛋白質對身體組織功能維持意義重大。素食者雖無法從肉、魚獲取蛋白質,但植物性食物能很好地彌補。
豆類是關鍵來源,100克大豆含約36克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需求。常見豆制品中,100克豆腐含約8克蛋白質,100毫升豆漿含約1.8克,100克豆干含約15克。素食者可將豆腐用于多樣菜肴烹飪,豆漿作早餐飲品,豆干當零食或炒菜食材。
堅果和種子也是優質植物蛋白源。100克杏仁含約21克蛋白質,還富含健康脂肪等。巴旦木、腰果、核桃以及芝麻、南瓜子、葵花籽等種子類食物,蛋白質含量可觀。每天吃一小把堅果或種子能補充蛋白質,但因其熱量高,不可過量。
全谷物同樣含蛋白質,像100克燕麥含約15克,藜麥蛋白質含量達16%-22%且氨基酸種類全。素食者可將全谷物作主食,如早餐燕麥粥,午晚餐選糙米飯或全麥面條。
鐵:重視攝取與吸收
鐵是制造血紅蛋白關鍵原料,素食者因缺乏肉類中的血紅素鐵,易缺鐵貧血,需關注鐵攝入與吸收。
菠菜、紅棗、黑木耳、葡萄干等植物性食物含鐵豐富。100克菠菜含鐵約2.9毫克,紅棗每100克約2.3毫克,黑木耳每100克達97.4毫克,葡萄干每100克約9.1毫克。可將這些食物融入日常,菠菜清炒、做湯或涼拌;紅棗直接吃、煮粥或泡茶;黑木耳涼拌、炒菜或燉湯;葡萄干當零食或加進烘焙食品。
為提高鐵吸收率,素食者應同時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像柑橘類水果、草莓、獼猴桃、青椒等。比如吃菠菜時搭配橙子或草莓。并且,進餐時避免喝咖啡、茶這類含咖啡因和鞣酸、會抑制鐵吸收的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