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血壓很普遍,人們對待高血壓也十分謹慎,生怕血壓長期升高,會引來心血管上的問題。控制血壓的有效方法,就是節制飲食。于是有很多人就認為,吃饅頭和米飯,就能起到降血壓的效果。只吃饅頭和或米飯血壓能穩定嗎?
不可否認,米飯或者饅頭作為主食,由于少了食鹽、油脂成分,理論上能起到維持血壓穩定的效果。但要想通過吃米飯和饅頭,達到降血壓的作用,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米飯和饅頭,本身就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也是每日能量的主要來源。只吃米飯或者饅頭,也是在增加體內的熱量。多余的熱量最終會轉化成脂肪,引發肥胖問題。肥胖和高血壓實際上是相伴而生的,體重越高,高血壓的風險越大。只吃米飯或饅頭,不僅起不到降血壓的效果,還會加速血壓的上升。
在主食的選擇上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就曾經指出,成年人的每天的主食應該包含五谷雜糧,也就是要多吃豆類食物、黑米、紅薯、蕎麥、燕麥等食物。每日的五谷雜糧攝入量應維持在50到100克之間。
吃主食顯然不能單純以大米和饅頭為主,而是要講究主食搭配。粗細食材的均衡搭配,才是維持血壓穩定的主要方法。不妨在煮米飯時,用黑米代替部分大米,用蕎麥代替面粉制作饅頭,會比單純吃米飯和白面饅頭好很多。
不僅是在吃主食上會陷入誤區,對待肉類也是如此。一些高血壓患者,聽說血壓高是吃多了高油脂食物引起的,就會不敢吃肉。卻不知,肉類中的養分是主食無法替代的,其中蛋白質和氨基酸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物質,離開了這兩種物質,免疫力勢必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