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K的名氣不如維生素A、C和E大,甚至很多人都沒聽過。這樣正常,因為相較于這三種維生素,維生素K缺乏人群不是那么龐大,并且它也沒有維生素E的潤膚養顏功效,其作用更多的集中在凝血方面,重要是重要,但缺乏噱頭,因此知名度不高。但是,維生素K對人體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大家有必要做了解。
為什么會談到維生素K,主要是現在天氣冷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發率增加。而近來有項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K,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能降低20%。那,怎么看待這項研究,以及維生素k怎么補充?這篇文章就來談一談。
如何看待補充維生素K,得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能降低34%的研究?
一項納入5萬人長達20年的丹麥研究發現,飲食中富含維生素K的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低34%。其實這項研究就驗證了維生素K的作用,維生素K是凝血維生素,對于出血性疾病,有預防作用,還參與代謝。也就是說它與血管健康有一定的關系,因此適當地補充該維生素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并不令人意外。
其實補充維生素K,不止能幫助我們降低得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對于預防骨質疏松和消化功能障礙等問題也有幫助。
相信大家對于維生素K好奇的問題就是:怎么判斷我缺不缺乏?怎么補充?接下來就具體講一下。
怎么判斷“我”是否缺乏維生素K?
這里要遺憾地講,維生素K缺乏是不好自己判斷的。因為缺乏的癥狀不明顯,而且通過癥狀判斷也不準確。準確的方法就是抽血檢查,正常值在1—4.4nmol/L。
雖然憑借癥狀不準,但也有粗略的判斷。一般缺乏維生素K后,會產生如下癥狀:牙齦頻繁出血、皮下出血,身體很容易出現很多出血性的小紅點、骨骼健康狀態下降、皮膚容易出現淤青,并且很久都無法恢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