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餐飯中需要包含主食、肉類和蔬菜,這樣才能給身體補充足夠的營養。但是說到主食,很多人會聽過“減肥要少吃主食”“糖尿病少吃主食”這些話,有些人就真的不吃主食了,那不吃主食對身體健康有哪些影響呢?不同人群吃主食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主食通常指含有碳水化合物比較多的食物,碳水化合物經過一系列轉化會成為葡萄糖,給身體提供能量。
1、口臭
如果攝入主食比較少,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會降低,身體會燃燒脂肪和蛋白質來吸取能量,消耗脂肪和蛋白質會釋放刺鼻性的氣味,從而誘發口臭,還會有發酵水果的味道。如果長時間不吃主食,身體和尿液中也會產生異味。
2、肌肉流失
主食攝入減少,身體會消耗脂肪和蛋白質,不僅會產生口臭,還會影響肌肉的形成和修復。如果體內肌肉含量減少,很容易產生無力感,也容易跌倒,對老年人來說很不利。
3、營養不良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雖然會讓我們的身體長胖,還會提高血糖,但是能給身體提供很多能量,減少體內蛋白質的消耗。如果主食攝入量減少,體內蛋白質也會減少,身體會出現營養不良、抵抗力差、皮膚變差的癥狀,有些女性朋友甚至會出現閉經、月經紊亂等情況。
4、低血糖
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轉化成葡萄糖,維持血糖的穩定,長期不吃主食,會導致低血糖,危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