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們生病或是過敏的時候,不管是去看醫生,還是身邊的人總是會和你說,不要吃發物。很多人認為吃發物不利于病情的恢復,不過對發物的定義并不清楚,發物是什么?吃發物會加重病情嗎?常見的發物有哪些?
發物是什么
“發物”是中醫中的一種說法,但是發物到底是什么,很多醫書中并沒有記載。有人認為,發物會引起牙齦腫痛、口干舌燥、大便閉結等癥狀,會引起體內發熱的食物叫做發物。不過還有觀點認為,發物是會加重病情或是引起舊疾的食物,例如蝦、蟹類海鮮、雞肉、鵝肉和羊肉等食物。在西醫的角度看,發物是指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質類食物,或是有刺激性的食物。
吃發物會加重病情嗎?
發物到現在都沒有統一的說法,發物一般在中醫理論是病癥禁忌和藥方禁忌,例如患有哮喘和皮疹的人,在發病期間需要忌口,不過忌口是有具體的禁忌人群的,并不是任何疾病患者都需要對某種食物忌口。此外,發物歷史悠久,古人是通過觀察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態得出的結果,一些人們認為的發物,可能是食用后出現了過敏癥狀,進而誘發了蕁麻疹。
對于某些患有特定疾病的群體,需要注意飲食,但是不是說不能吃發物,例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攝入糖分高的發物,痛風患者不建議進食高嘌呤成分的發物,腸胃功能不好的人需要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吃發物會不會加重病情與疾病和個人體質有關系。
常見的發物有哪些
1.濕熱發物
濕熱發物主要是糯米、芋頭,如有脾胃虛弱的人或是痰濕體質的人不能吃這類食物,此類食物不容易消化,如果一次吃太多會引起濕滯,進而導致脾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