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導致人們出現高血壓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一些地區的飲食習慣就是高鈉鹽飲食,攝鹽越多,血壓水平和患病率越高。如果我們身體中鉀攝入量與血壓呈負相關。飲食中鈣攝入對血壓的影響尚有爭議,那么這個時候很有可能是飲食導致的高血壓。

還有如果我們長時間高蛋白質攝入,那么也會導致高血壓的出現,還有動物和植物蛋白質均能升壓。我們在食物中攝入了很多的飽和脂肪酸或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等,也會導致升壓因素。飲酒量與血壓水平線性相關,尤其與收縮壓。
3、精神應激
城市腦力勞動者高血壓患病率超過體力勞動者,從事精神緊張度高的職業者發生高血壓的可能性較大,長期生活在噪聲環境中聽力敏感性減退者患高血壓也較多。高血壓患者經休息后往往癥狀和血壓可獲得一定改善。
4、體重超重或肥胖
是血壓升高的重要危險因素。體重常是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標,一般采用體重指數(BMI),(20~24為正常范圍)。腰圍反映向心性肥胖程度。高血壓患者約1/3有不同程度肥胖。血壓與BMI呈顯著正相關。肥胖的類型與高血壓發生關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發生高血壓。
5、避孕藥
服避孕藥婦女血壓升高發生率及程度與服用時間長短有關。35歲以上婦女容易出現血壓升高。口服避孕藥引起的高血壓一般為輕度,并且可逆轉,在終止避孕藥后3~6個月血壓常恢復正常。
1.無任何癥狀表現
高血壓癥狀主要有頭痛、頭暈、頭昏、頭脹等,嚴重者可表現為氣喘、呼吸困難、浮腫、視力障礙、惡心、嘔吐、偏癱、少尿、胸痛等并發癥癥狀。但有典型癥狀者不多,很多高血壓均無癥狀,甚至收縮壓高達200mmHg以上,臨床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者也不少見。
2.頭暈
頭暈為高血壓多見的癥狀。有些是一過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有些是持續性的。頭暈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頭部有持續性的沉悶不適感,嚴重的妨礙思考、影響工作,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當出現高血壓危象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與內耳眩暈癥相類似癥狀。

3.頭痛
頭痛亦是高血壓常見癥狀,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常在早晨睡醒時發生、起床活動及飯后逐漸減輕。疼痛部位多在額部兩旁的太陽穴和后腦勺。
4.煩躁、心悸、失眠
高血壓病患者性情多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動。心悸、失眠較常見,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或早醒、睡眠不實、惡夢紛紜、易驚醒。這與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總結:得了高血壓之后,其實比較常見的癥狀就是頭暈、乏力、煩躁,這都是因為血壓已經不是那么的穩定而造成的。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況,那么你就要去測量一下自己的血壓,防止是高血壓的情況。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