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各種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血管(包括大血管及微血管)及神經(主要是感覺神經及自主神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壞疽等慢性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
降低抵抗力
長期高血糖狀態下,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機體吸收利用而是從尿中大量丟失,機體通過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能量,結果導致全身消瘦、乏力,機體免疫力下降。
引起電解質紊亂
高血糖時,病人的尿量明顯增加,并從尿中帶走大量電解質,導致電解質紊亂。同時,由于高血糖病人存在糖的利用障礙,轉而通過分解脂肪產生能量,伴隨著脂肪分解,酮體生成增加,導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第一個原因、年齡。年齡在40歲及以上的孕婦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是20~30歲孕婦的8.2倍。年齡因素除影響糖尿病的發生外,還有別的影響,如年齡越大,孕婦診斷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第二個原因、肥胖。肥胖是發生糖耐量減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險因素,對于糖尿病也不例外。衡量肥胖的指標常用體質指數(BMI)。BMI≥20.9的孕婦患糖尿病的危險差不多是BMI≤19.1者的2倍。
第三個原因、不良產科史和糖尿病家族史。產科因素中與糖尿病有關的因素有死產史、巨大兒、、高產次,重要的先天畸形,具有這些病史的孕婦患糖尿病的危險是正常孕婦的2.0倍、8.5倍、5.8倍、22.5倍和23.2倍。另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糖尿病的危險是無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級親屬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將會升高到2.89倍。
第四個原因、種族。糖尿病具有明顯的種族和地域相關性。亞洲、印度次大陸、阿拉伯和黑人與歐洲白人婦女的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分別為后者的8倍、11倍、6倍和6倍。種族因素除由遺傳因素造成外,還跟飲食、文化等有關。
第五個原因、膳食失當。比如孕婦無節制地進食,尤其是大量進食糖分高的果品,會對胰島素分泌帶來很大壓力,造成代謝紊亂,而一旦胰島素分泌失常,體內血糖得不到相應調節,糖尿病也就來了。
第六個原因、缺乏運動。醫生發現,孕期勤于活動的孕婦發生糖尿病的可能性較小,比那些很少活動的女性要低23%。美國同行的資料亦顯示,快步走但不進行劇烈運動的女性,與糖尿病結緣的可能性,比那些緩慢散步的女性低34%。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糖尿病吃什么,我們現在應該知道怎么做可以幫助糖尿病朋友控制血糖了,在平時大家一定要多注意飲食方面的健康,多吃一點蔬菜,減少身體對糖量的攝入,平時應該適當的做一點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