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脾虛久瀉飲“蘋果山藥湯”
做法:蘋果500克,山藥30克,麥芽30克,芡實10克。蘋果洗凈,切塊備用。山藥、麥芽、芡實洗凈與蘋果一同入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時。早晚溫服。具有益脾胃、助消化、止腹瀉的功效。
3、消化不良喝“蘋果楂棗粥”
做法:蘋果1個(約300——400克),山楂(干品)15克,大棗10枚,粳米150克。蘋果洗凈,去皮核切碎,與淘洗干凈的山楂、大棗、粳米一起,加水煮成粥即可。具有補虛健脾、除淤消積的功效。
本食療方除可用于消化不良外,還適用于高血壓患者。
4、咽干口渴嘗嘗“玉容丹”
做法:鮮蘋果1000克,切碎搗爛,絞汁,熬成稠膏,加蜂蜜適量混勻。每次1匙,溫開水送服。具有益胃生津、改善胃陰不足的功效。
5、陰虛便秘喝“蘋果生地蜜飲”
做法:蘋果1只(約300克),生地黃15克,蜂蜜30克。生地黃煎水取汁200毫升。蘋果洗凈,去皮去核,切碎,榨汁,加入生地汁,調入蜂蜜即成。早晚溫服。具有滋陰補虛、潤腸通便、清熱除煩的功效。
一天多吃幾個蘋果
早上吃蘋果好,每天一個即可。俗話說:早上的蘋果是金蘋果,中午的蘋果是好蘋果,晚上的蘋果是爛蘋果。蘋果含有大量糖類,早晨人一般都處于饑餓狀態,吃蘋果可以補充糖類,所以早晨吃蘋果營養價值很高。晚上吃了蘋果它還來不及消化,長時間再胃里就成爛蘋果了。
另外飯前一小時吃水果為有益。其理由是: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后再進熟食,體內就不會產生白細胞增高等反應,有利于保護人體免疫系統,從而增強防病抗癌能力。飯后吃水果則無此種保護作用。此外,飽食之后吃水果,所含果糖不能及時進入腸道,以致在胃中發酵,產生有機酸,引起腹脹腹瀉,故餐后需待一小時后再吃水果。
結語:相信大家在通過上文的閱讀中已經知道了蘋果的吃法都有哪些了,同時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了蘋果的食療功效以及每天吃多少個蘋果為宜。希望大家在食用蘋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多吃蘋果對健康是沒有什么好處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