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姜末水
生姜可以暖胃這個常識我們都知道,在胃寒的時候服用效果好,但是胃疼的時候患者也可以喝一些姜末水來調節,生姜水的做法是生姜一塊,去皮切絲,清水適量煮開30分鐘,加入蜂蜜2~3湯匙即可。經常飲用可溫胃健脾。
但應認識到,姜是刺激性食物,過量食用會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適或加重病情。若想用姜來治胃病應請中醫辨證施治,采用不同的方劑對癥治療。
7、湯水
湯水類食物并不包括粥類食物,但這類食物同樣具有很好的養胃以及緩解胃痛等功效,所謂的湯水是由各種食材熬制而成。相信很多人先想到的會是肉湯,但專家指出,要想養胃在平時生活中就應該少喝肉湯,以免刺激胃黏膜從而導致出現胃酸、燒心等癥狀的出現。要想真正的起到養胃的功效,在平時生活中好是多喝菜湯,比如像菠菜粉絲湯、雞蛋湯等。
在熬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過量的放食鹽,以免對腸胃造成再一次的傷害,但是在熬湯的時候你可以適量的放些雞精。適量的雞精不但不會影響到腸胃的健康,同時緩解胃痛以及養胃的功效還會更加的明顯。因此在胃痛吃什么食物好的問題上,各種菜湯是必不可少的。
8、主食
患有胃病的人在平時生活中應該適量的多吃些主食,比如像米飯、饅頭等,這些食物都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尤其是一些有胃痛等情況的患者,不妨適量的多吃些饅頭,它具有很好的緩解胃痛以及治療胃病的功效。而大米則應該適量少吃,因為在大米中含有較多的酸性物質,過量食用會損害胃黏膜健康。
經常胃痛的食療方
1、紅參苓術燉牛腱
做法:紅參、云苓8克、白術3克、牛腱150克、姜片適量。將牛腱洗凈切片,再與洗凈的藥材一起放進燉盅內,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燉2小時即成。
功效:紅參味甘微苦性平,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凡氣血津液不足之癥皆可應用。云苓味甘淡性平,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白術味甘微苦,性溫,健脾燥濕、利水、安胎。牛腱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胃脘脹痛、腹痛泄瀉、食欲不振者;病后體弱、營養不良者。
2、羊芪糯棗粥
做法:取羊肉150克,黃芪10克,紅棗10枚(去核),干姜5克,糯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調味食用。
功效:具有溫陽、補氣、健胃之功效,可治療虛寒胃痛、四肢畏寒等癥。
總結:通過本文我們知道胃疼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緩解和治療,可以在生活中多吃一些蘇打餅干,粥類,喝一些牛奶,姜末水,茉莉花茶,大棗姜湯等,也可以吃一些針對胃疼的食療方比如紅參苓術燉牛腱和羊芪糯棗粥等,希望這些食物對胃疼患者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