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味甘,有益氣補虛、養陰補肺的作用,對氣虛又兼肺虛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說它大補元氣。《食物宜忌》也有燕窩壯陽益氣的記載。《飲食辨錄》中還指出:燕窩,性能補氣,凡脾肺虛弱,及一切虛在氣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虛漏汗畏風者,服之佳。
14、人參
性溫,味甘微苦,為中醫常用的有力的補氣中藥,也是眾人皆知的補氣食物,它能大補元氣。《藥性論》中說它補五臟氣不足。《醫學啟源》還認為,人參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元氣。氣虛者食用人參,頗有功效,對氣虛兼有陽虛或脾虛或肺虛者,食之更宜。同樣的道理,黨參和太子參也有人參相同的作用,也適宜氣虛體質服食。《醫學衷中參西錄》亦云:能補助氣分,并能補益血分。故氣虛者宜食。由于西洋參性偏涼,且有養肺陰和降虛火作用,所以,對氣虛而兼有肺陰不足者更為適宜。
15、黃芪
性微溫,味甘,也是中醫極為常用的補氣中藥,是民間常用的補氣食品。不少醫書都稱黃芪補一身之氣。《本草求真》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是以有耆之稱。根據醫家習慣,黃芪常與黨參或太子參或人參同服,則補氣之力愈佳,氣虛體質食之更宜。
16、紫河車
性溫,味甘咸,是筆者常用的補氣之物,它有著顯著而有力的補氣強壯作用。明代醫家吳球說它益氣補精。《本草再新》認為它能大補元氣。凡氣虛體質者,經常少少服食,確有卓著的補氣效果。
此外,氣虛者還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白扁豆、黃豆、牛肚、烏骨雞、鵝肉、兔肉、鵪鶉、青魚、魷魚、章魚、熟菱、海松子、胡蘿卜、豆腐、豆漿、馬鈴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漿、紅糖、白木耳、白術、甘草等。
氣虛是什么原因
先天遺傳
母親懷孕時妊娠反應強烈持久不能進食,造成胎兒營養不足、早產或后期喂養不當。也可能父母一方或雙方為氣虛體質。
用神過度
長期用腦過度,思慮傷脾,勞傷心思。
用勞過度
曾經是重體力勞動者或者職業運動員等一些體力消耗較大的人群。
曾經大病或久病
病愈后,元氣大傷。
飲食習慣
喜歡吃冰冷寒涼、肥甘厚膩的食物,且不喜歡運動。
長期節食
長期節食造成人體攝入營養不足,從而形成氣虛。
七情郁結
經常不開心,尤其是在吃飯時極易生氣。
從生活上預防
脾胃虛寒患者要注意保暖、避風寒,尤其不能讓腹部受涼,即使炎夏,睡覺也要用薄被護腹。
從運動上預防
鍛煉可選擇較溫和的方式如散步、漫跑、啞鈴、太極拳等,因大汗會耗津傷氣,加重虛寒。不提倡游泳,泳池水比體溫低,會讓脾胃感到不適。日常也可做些簡單的傳統運動健脾胃,如仰臥起坐、俯臥撐等。
從飲食上預防
忌食食物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卜、香菜等。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氣虛的原因還有適合氣虛的人群食用的食物,都是有效果的哦,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呢,那么今天的內容就到這結束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