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是什么
乳糖是一種雙糖,廣泛存在于哺乳動物的乳汁中。每100毫升牛奶中就含有大約4.5克的乳糖。乳糖在人的小腸內被乳糖酶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
其實我們在剛出生時是可以分解乳糖的,只不過后來分解乳糖的這種酶的含量開始逐漸降低,以至于長大后無法分解乳糖,造成乳糖不吸收。
乳糖不耐受是怎么一回事
乳糖不耐受簡單來說就是乳糖在小腸內無法被分解吸收,導致乳糖進入大腸,導致腸內滲透壓高,水分無法吸收,從而發生腹瀉,其原理有點類似于瀉藥。
對于喝了牛奶就腹瀉腹脹或肚子不舒服的人一般都是因為缺乏一種叫乳糖酶的消化酶。喝進去的牛奶有大量乳糖,而他們沒有乳糖酶,乳糖無法被分解吸收,大量未經消化的乳糖抵達大腸。
大腸內的一些細菌利用乳糖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則會導致腹脹、腹瀉,以及放屁等癥狀。乳糖不耐受輕者腹脹,重者喝完牛奶沒多久就要跑廁所。
乳糖不耐受因人而異
同樣一杯牛奶喝下去,有的人一點都沒事,有的人卻腹瀉的厲害,說明乳糖不耐受也是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是否會發生乳糖不耐受,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如果體內不產生分解乳糖酶,那他十有八九要發生“喝牛奶拉肚子”的情況。
但不是絕對,乳糖不耐受在后天的改善也能夠很大程度的彌補,經常喝牛奶有一部分人會“喚醒沉睡的乳糖酶”,喝著喝著就對牛奶耐受了。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人類在幼年時期體內才會產生乳糖酶,如果早期沒有或者極少接觸牛奶、乳糖類食物,那么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極有很大可能發生乳糖不耐受。
據此推測喝牛奶后容易腹脹、腹瀉、不消化的人在斷奶后比較少接觸牛奶等奶制品,導致其乳糖酶“退化”。歐美人喝牛奶的習慣比較普遍,幼兒時期基本都有接觸到奶制品,因此歐美人較少有乳糖不耐受的情況。
乳糖不耐受怎么辦
用不含乳糖的奶制品代替
牛奶本身是個好東西,如果因為不耐受而拋棄牛奶有點太可惜,對于喝牛奶拉肚子的朋友可以選擇一些不含乳糖的奶制品來代替,比如酸奶、奶酪等。
酸奶是牛奶加入乳酸菌后經發酵生成的,發酵過程使得原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蛋白質和脂肪也分解成為小的組分,鈣鐵鋅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也從大的分子中解離出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
市面上還有專門針對乳糖不耐受的人開發的產品,這些牛奶把乳糖去除,其他成分保留與牛奶喝起來感覺一樣但是不發生腹瀉。
改變喝牛奶的方式
改變喝牛奶的方式也可以減少乳糖不耐受的癥狀,比如不要空腹喝牛奶,配著其他食物一起吃,少量多次等。
乳糖不耐受者空腹喝奶會有較重癥狀,是由于空腹時喝牛奶乳糖濃度就比較高,但配一些面包、麥片等食物時,牛奶的乳糖濃度可以得到“稀釋”,減少高濃度乳糖對腸道的刺激。
如喝奶前或吃奶時吃些餅干、面包可以減輕癥狀。另外如果喝奶粉,不要泡得太濃,否則也容易導致腹瀉。
總結:喝牛奶是很多人都有的習慣,但牛奶并不是萬能的,有很多朋友是不適合喝牛奶的,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多注意哦,避免錯誤的喝牛奶導致身體健康受損,此外,乳糖不耐受的朋友可以用酸奶來代替牛奶,這樣便可以解決喝牛奶腹瀉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