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所有人來說,肝病都不是可以忽視的疾病,相對于大部份的疾病來說,肝病的危害力可以排在前幾名了。當已經確認自己患肝病后,除了需要以陽光積極的心情去面對,更重要的是飲食方面的注重調節。那么問題來了,肝病飲食中有哪些是不能吃的呢?好按照什么樣的比例去吃呢?
由于肝臟在人體中起到了新陳代謝以及解毒等等許多重要的功能,所以對于所有人而言,都要時刻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肝臟,做好飲食僅僅是一方面的步驟,此外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習慣)以及適當的運動也都可以對人身體全方位的提升健康程度。
肝病飲食對比正常生活而言沒有什么特殊性,只要有足夠的熱量以及適量的蛋白,豐富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纖維素就好,飲食只要稍微注意點就行,顧忌太多反而會導致營養失調,過多地依賴中藥補藥忽視正常飲食更有點舍本求末的感覺。
保證充足的熱量供給,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較適宜。
碳水化合物
一般可占總熱能的60~70%。過去采用的高糖飲食也要糾正,因為高糖飲食,尤其是過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會影響病人食欲,加重胃腸脹氣,使體內脂肪貯存增加,易致肥胖和脂肪肝。碳水化合物供給主要應通過主食。
然后需要注意的是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力以及再生力,這就基本上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了,肯定要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通常來看一般應該占到身體全部熱能的百分之十五,但好保證一定的數量為優質蛋白,比如豆制品等等的補給。那樣效果會比較好。
脂肪攝入一般可不加限制,因肝炎病人多有厭油及食欲不振等癥狀,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脂肪攝入過多的問題。
保證維生素供給。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對于改善癥狀有重要作用。可口服多種維生素制劑。要多食蔬菜、水果,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也有助于促進消化功能。
食量要恰當:肝病時消化功能減弱,食之過飽常導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臟負擔。所以有人提出吃飯八成飽好。暴飲暴食對肝臟、對胃腸功能都不利。乙肝患者宜采用少量多餐。
炒菜宜清淡:少放油,少食油膩和油炸食品,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注意烹調方法,增進食物色、香、味、形,以促進食欲。忌油煎、炸等及強烈刺激性食品,限制肉湯、雞湯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品,以減輕肝臟負擔。
供給充足的液體
適當多飲果汁、米湯、蜂蜜水、西瓜汁等,可加速毒物排泄及保證肝臟正常代謝功能。
合理應用中藥補藥:輕中型肝炎患者不提倡用人參等補藥,正常飲食可以提供足夠的營養成分。重癥肝病、肝硬化病人在服用補藥時,好征求中醫醫生的意見,辨證施治。盲目進食大量多種補藥,不一定有益。
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飲食中的蛋白含量不宜過高:因為蛋白質易在腸道被細菌分解產生氨氣,而氨是導致肝昏迷的重要因素之一。急性肝炎或重癥肝炎恢復期的病人要低糖飲食。否則易發生脂肪肝。
肝病患者在飲食上不能像正常人一樣隨意,所以一定要弄清楚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
吃,是一種“享受”。而相對于肝病患者來說,吃,成為一種“憂桑”,即使美味在前也得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