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醫藥的發明國,我們由始至終都相信中藥材的治療和調理是有效的,可是我們總是想做一些滋補的藥膳,又不知道哪些藥材安全有效,那么就趕緊看看下面的吧!
當歸
當歸,在坊間有補血第一藥的稱呼,適合調理因為肝血不足、心血虛引起的面色蒼白或萎黃、乏力、頭發干枯、心悸失眠等癥狀。
而且,不僅僅女性服用可以美容養顏,男性、老人都可以服用,起到滋補和提高抵抗力的作用。
平時可以用于煲湯、泡茶、煮粥等,但是要與滋陰潤燥食材搭配,避免上火。
枸杞子
枸杞子,入肝經、腎經,有補肝腎和明目的作用。
腎虛常常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滋補方式不同,但是枸杞子卻都能滋補。同時能改善眼睛疲勞、乏力和抵抗力差等問題。適合干吃、煮粥、泡茶、煲湯等。
甘草
中醫說甘草性味平和,味甘,有補脾和中作用,適合調理脾氣虛、心悸等。同時,食用甘草又符合了養生中“一年四季要養脾”的理論。甘草茶,還可以預防皮膚過敏、咳嗽等。
綠豆
準確的說綠豆屬于食材,性味寒、甘,入肺經、肝經。有清熱解毒、明目、消腫的作用。適合適合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日常食用有清肝火作用。
麥冬
《神農本草》中說它可以“久服輕身,不老不饑”,具有潤肺清心、瀉熱生津作用。從春季開始,人體便會持續咽喉瘙癢、口干、干咳等問題。這種問題與肺燥有關系。麥冬不僅僅可以潤肺,還能養陰、健胃和清心除煩。
懷山藥
懷山藥性味溫和而平,中醫說它主“中焦脾胃之氣損傷”的作用,說明它對脾虛引起的消化不良、疲勞、精神乏力和懶言少語有調理作用。
另外,六味地黃丸和健胃消食片中,均有懷山藥的存在。日常可通過煮粥、煲湯、燒菜等方式來做藥膳。
生姜
生姜,入肺經、脾經、胃經,有溫中止吐的作用。雖然屬于辛辣食物,卻有助于養胃。
胃痛、畏寒、消化不良、咳嗽和嘔吐等,也都可以用生姜來調理。因為寒冷引起的胃痛,可以飲用生姜紅棗茶,日常煲湯、燒菜放入生姜,可以改善脾胃不和,以及食欲不振。
竹葉
竹葉性味苦、甘、微寒而無毒,入肺經、胃經、膽經和心經,有清熱除煩和生津利尿的作用。
所以,可以用于去五臟之火,如小便赤黃、口舌生瘡、口干舌燥等。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