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樹根(皮)
用山楂樹根(或皮)40克~50克,煎湯服用,亦可食用山楂果。有舒筋活絡的作用。治療類風濕痹癥。
葡萄
味甘,性平,能益氣補血,食之使人健壯,尤以葡萄干補力為甚,宜與桂圓肉同煎服。能益肝腎、強筋骨,用于氣血兩虛之心悸、失眠、神疲、盜汗等。還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軟、無力。取葡萄干500克,人參10 克,浸酒800毫升,密封10天,每次30毫升~50毫升,每日飲服1~2次;鮮食或取汁加蜂蜜少許,溫開水送服。用于小便不利、水腫、小便短赤澀痛。取葡萄汁、藕汁、生地黃汁、蜂蜜、木瓜各等份,煎為稀湯,于食前服用,每次60毫升~100毫升。
溫馨提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日常飲食有合理有節制。因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常見久病體虛,所以在進食時要守時、適量,不可暴飲暴食、饑餓失常。飲食應遵循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維生素、中熱量和低鹽的原則,少量多餐,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味佳可口易消化的食物。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營養原則
1.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選用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維生素、中熱量、低鹽、高纖維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2.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限制高脂肪的攝入,脂肪在人體內氧化能產生酮體,過多的酮體可刺激關節,使疼痛加重,對本病的康復不利。
3.控制蛋白質的攝入,對于瘦肉類及其他類型的高蛋白食物也應適當控制,如牛肉、羊肉、魚、雞肉、瘦豬肉、雞蛋、奶制品等,雖然含熱量較高,但過多食用可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影響消化功能,同時能增加病人對疼痛的敏感性而使疼痛加劇。所以,蛋白質的攝入也應以胃腸道既能充分消化吸收,又能滿足人體生理需要為度,少食有益,多食有害。有貧血的患者要多服用含鐵的食物。
4.可適量選食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蘿卜、豆芽、紫菜、洋蔥、海帶、木耳、干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子)及草莓、烏梅、香蕉,以及含水楊酸的番茄、橘柑、黃瓜等。
5.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以3:2:1為合適。
6.多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動植物脂肪比例以2:1為宜。以大豆油、玉米油、橄欖油、葵花子油和魚油(不是魚肝油)為佳。
7.飲食中熱量的分配以早餐30%、午餐40%、下午餐10%、晚餐20%為合適。飲水量應根據病情和個體飲食習慣決定。
8.類風濕患者因骨質受破壞,會有骨骼脫鈣或骨質疏松現象,所以要補充鈣劑及維生素D。
結語:類風濕性關節炎對于人們來說是比較熟悉的,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常常會看到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而這類患者在日常的飲食要多注意,一些營養的補充要及時,一些飲食原則也是需要我們牢記的,本文就為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