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實驗看上去不太人道,但是大叔的初衷卻是通過這個實驗告訴公眾,盡管我們不會每天喝那么多可樂,我們每天卻同樣會攝入10罐可樂那么多的糖類(米飯、果汁、飲料、點心等等),稍不注意,很可能就為未來的糖尿病埋下了禍根。
控制糖類攝入向來是減肥中的重點之一,尤其是飲料中、點心中的“快速吸收”糖類:白砂糖(蔗糖)、果糖等等。
飲料有風險,牛飲需謹慎。為了健康,飲料能不喝就不喝,水,永遠是好的飲料。
80%以上的人不知道的營養飲料、能量飲料的區別
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不知道營養飲料和能量飲料之間的區別”的人數比例占到了81%,甚至認為“這兩種飲料就是同一種東西”的人數占了60%。另一方面,能夠說出這兩種飲料區別的人數比例僅僅只有2%。
大多數人都會對營養飲料和能量飲料之間的區別產生誤會,日本經濟大學研究生院的赤瀨教授表示,“營養飲料是分為醫藥品和非醫藥品的,而能量飲料就只是夏天清涼的飲料而已”。
能量飲料是不能同等于營養飲料的,營養飲料內含有牛黃酸(氨基酸的一種)和呋喃硫胺,而能量飲料并沒有這些特定的營養成分。
能量飲料內雖然含有咖啡因和精氨酸等一些能夠使人精神充沛的成分,但其營養價值是遠不如營養飲料的。
不恰當的營養飲料、能量飲料飲用方法
因為營養飲料分為醫藥品和非醫藥品,通常都會寫有飲用的方法和量,大家一定要參照上面的方法進行飲用。
然而,能量飲料是沒有這方面的記述的,而且那些好喝又便宜的能量飲料喝起來就是果汁的味道而已,甚至在美國還有因為過度飲用能力量飲料而導致死亡的事例。
例如,在此前的一些報道中,有人因在一小時之內喝了4瓶能量飲料,3個小時之內就喝光11瓶能量飲料,而引起急性咖啡因中毒事件;還有人將能量飲料和酒混在一起喝,由于能量飲料內的咖啡因導致興奮過度而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的酒,之后急性酒精中毒。
不論是營養飲料還是能量飲料,千萬不要一次性大量飲用,也絕對不要兌著酒一起喝。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些有關不恰當飲用營養飲料、能量飲料而造成的危害,大家一定要引以為戒適量飲用才對會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