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我們一定要保持飲食健康,因為病從口入,這個道理大家還是要明白的,那么飲食健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吃哪些食物易長寄生蟲呢?如何預防寄生蟲呢?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前兩天在杭州的一家醫院來了一名痛苦的患者魏女士,醫生一查可能是膽結石,在做膽囊手術膽道清洗時才發現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蠕動黑蟲。
經過檢驗這些都是肝吸蟲,肝吸蟲為什么找上她?
醫生詢問了魏女士,她有個愛好就是喜歡吃螺螄,這幾天還吃了醉酒海鮮,有可能因此感染。
吃生魚惹上肝吸蟲
殺生魚味道鮮美,全家都愛吃,他經常肝部脹痛,檢查就發現患上了肝吸蟲病。
體內抽出1000條寄生蟲,他全身皮膚瘙癢,醫生從引流管處用,注射器抽出近1000只寄生蟲,都是肝吸蟲。
唐先生因為常年吃醋生魚片,導致膽內長出了這么多的肝吸蟲。
肝吸蟲為何找上你?
肝吸蟲進入人體可以長期存活,甚至可以存活長達20~30年,主要損害肝臟,可導致膽管炎、膽管結石、膽囊炎、肝硬化、膽管癌等。
6種容易長寄生蟲的食物要少吃
1、生魚片--肝吸蟲病
魚肉去骨,切成薄片,蘸芥末生吃,味道鮮美;外裹一層面粉油炸,既脆又嫩……享受此番美食之時,禍根也可能因此種進了肚子里,因為這些魚體內往往寄生了肝吸蟲等寄生蟲。
廣東、廣西等地淡水魚寄生蟲平均感染率高達60%。肝吸蟲主要寄生于人體肝膽管內,會損壞人體肝臟,患者會經常感到肝部疼痛、腹脹,并伴有腹部不適,檢查時可查出肝功能異常。
2、小龍蝦--肺吸蟲病
小龍蝦在南方的河流湖泊里隨處可見,連水田、溪溝、臟水坑里也不乏其蹤影。小龍蝦的繁殖力極強,捕捉十分容易。近年來,香辣小龍蝦紅遍大江南北,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專賣小龍蝦菜品的餐館。但由于小龍蝦棲息地通常水質較差,其體內多有肺吸蟲寄生。
人若是生食或食用半生不熟的小龍蝦,就極有可能感染肺吸蟲,從而引起肺吸蟲病。染病后,肺吸蟲將寄生于人體肺部,患者輕則咳嗽、胸痛、咯血,嚴重的可能引起肺部大出血,使器官阻塞,甚至死亡。曾有3名北京市民因為食用小龍蝦而中毒,出現了“急性骨骼肌溶解癥”,險些危及生命。
3、螺——廣州管圓線蟲病
管圓線蟲幼蟲長期在某些陸生或水生螺體內發育。有人為了“吃新鮮”,只是開水汆一下螺肉就食用,殊不知人若生食或吃了不熟的螺肉就可能感染管圓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