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如果吃梨好煮熟再吃,以防濕寒癥狀加重。
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因梨味甘,微酸,性寒,而蟹味咸,性寒,具有微毒。二者皆為冷利之品,同食傷腸胃。
像燒烤、油炸這類含有致癌物的食物盡量少食,多吃新鮮的果蔬、全谷類、豆類等營養含量豐富的食物。保證均衡的飲食攝入,才能滿足機體對營養的需求。
中醫教你吃梨的方法
帶皮煮梨可滋陰潤肺清肺
煮梨時要將梨皮和梨核一起浸煮。梨核味屬酸,梨肉味屬甘,酸甘化陰利于養陰潤燥;梨皮在煮熟后味苦性寒,可起到清肺熱、通大便的作用。即所謂“酸甘化陰,苦能清熱”。把整個梨切開后,全部都煮進去有滋陰潤肺清肺之功效。
對于不同類型的咳嗽,煮梨再配合蔥根、生姜、陳皮、烏梅,療效也不盡相同,下面為大家介紹:
1、梨與陳皮同煮
燥則津虧也生痰,表現為咳嗽少痰,色黃或白,對這種情況,在煮梨時可加入一些陳皮,或放入部分糠心白蘿卜,與梨同煮,吃梨喝湯,能夠起到潤燥化痰、理氣止咳的作用。
2、梨與蔥姜同煮
目前處于霜降時節,涼燥當令,燥邪與寒邪往往相兼為患,侵襲人體,表現為干咳、流清涕。有此類癥狀的患者在煮梨的同時可加入兩三片生姜,五六段蔥根,煮5~6分鐘,吃梨喝湯,每天1~2次。蔥根與生姜性溫味辛,有辛溫解表的作用,可去寒邪,與梨同煮,可協同起到祛除涼燥的作用。
3、梨與烏梅同煮
對于干咳日久或程度較重者,可加入烏梅、甘草各10克,與梨同煮,吃梨喝湯。烏梅味酸,甘草味甘,與梨同煮,養陰潤肺止咳作用增強,烏梅還有斂肺止咳功效,此湯味道甘甜爽口,很適宜兒童食用。秋季當茶飲用,也養陰潤燥,防治口、鼻、咽部及皮膚干燥。
特別提醒:以上幾種食療方法對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久用。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于吃梨子的好處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現在正是吃梨子的好季節,大家可以多多食用這類的水果,對于身體非常有好處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