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人們并沒有充足的時間探親訪友、出行旅游,但在這個國慶長假期間,人們卻可以做一些平時沒空做到事情。同時國慶也還是美食的享受時間,如果出游可以享受不同地區的小吃,而如果探親訪友則會受到盛宴款待。但是國慶期間享受美食的同時要注意飲食的健康和衛生,下面小編將和大家一同來了解國慶飲食注意事項,該做到哪8防。
節日期間飲食要做8防
1.防吃多了
國慶期間暴飲暴食、吃多了,加之運動少,攝入的熱量剩余,自然會引起肥胖現象。同時,暴飲暴食還會引起胃病、胃痛、便秘等。
另外,暴飲暴食還和疲勞、老年癡呆、骨質疏松、胰腺炎、高血糖等疾病有關。
2.防饑飽不定
宅在家的人群容易發生不吃早飯、飲食時間不定現象,而出游人群則會因為旅途不方便,發生飲食時間不定和饑飽不定現象。
首先,饑一頓飽一頓更容易發生肥胖,同時胃部被撐大,增加飯量。
其次,饑飽不定更容易發生或誘發胃病。如長時間空腹,易誘發胃炎、胃痛、胃潰瘍。
另外,饑飽不定還容易出現體力不濟,影響旅途。
3.防膽固醇過高
正所謂每逢過節胖三斤,節日里的美食往往以肉食為主,而肉類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比較高高。對于三高人群來說,高膽固醇飲食容易導致肥胖、血栓形成、動脈硬化等。而對于普通的健康人群來說,食物中脂肪、膽固醇含量高,引起肥胖、血液粘度增高、脂肪肝等。
4.防止食物不潔凈
秋季是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而同時秋季的氣溫又適合細菌的繁殖,食物不潔凈常常引起腹痛、腹瀉、腸胃炎的發生。
另外,國慶出游,食用當地小吃的時候要注意干凈和衛生,并且要求煮熟的食物,避免在旅途出現不適。
5.防過敏
對于過敏體質人群來說,秋季魚蝦肥,固然給味蕾帶來了享受。但是,要注意食物過敏問題。
海鮮類食物中的蛋白常常存在異體蛋白,容易引起過敏現象,如皮膚出現瘙癢、蕁麻疹、充血和水腫等,胃腸道出現嘔吐、惡心、腹瀉、腹脹,在神經系統方面出現頭痛、頭暈,情況嚴重的還會發生呼吸不暢和血壓下降等。
另外,秋季除了海鮮容易引起過敏之外,出門在外,對于陌生食物要謹慎食用,避免身體出現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