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肉粥
羊肉150-200G切丁,,粳米100G,蔥3枚,姜3片細鹽少許,砂鍋煮粥,趁熱服用,冬季為佳,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壯胃健脾。
六、早晚養胃粥
粳米50克、大棗10個、蓮子20克。蓮子用溫水泡軟、去芯,粳米淘洗干凈,大棗洗凈。三者同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開后,文火熬煮成粥。根據個人口味調味后早晚食用。養胃健脾,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七、山藥百合大棗粥
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八、桑椹粥
將煮好的大米白粥、小米粥、麥片粥等白味粥,調入桑椹粒和桑椹汁。通便養胃、消暑清熱。
九、沙參米粥
北沙參,粳米,冰糖,水,制法:每次取北沙參15克,搗碎,選用粳米50克,冰糖適量,同入沙鍋內,加水500毫升,煮至參爛米花,湯稠湯面有油為度。或用新鮮北沙在30克,洗凈切片,如法同煮為稠粥,若用南沙參煮粥、則先將南沙參碾成細粉,每次用粉15克,調入粥內,同煮為稠粥。早晚二次溫熱服食。3~5天為一療程。具有潤肺養胃、清熱養陰、祛痰止咳的功用。
十、益氣粥
薏米仁50克,糯米100克,紅棗7枚,蓮子20克,冰糖20克,加水100克煮成粥,與補血粥同食或交替食用。有補中益氣,健脾開胃之功效。
十一、消導粥
粳米100克,蘿卜絲200克,豬瘦肉末50克,加水1000克煮成粥,食前0D山植片5~10片,溶解后食用。適用于胃切除后,吻合口欠通暢,或有部分腸粘連的病人。長期食用,有保護機體,預防發生殘胃癌的功能。
結語:看完上文,大家知道了胃病的元兇是什么,也知道了吃哪些粥能養胃。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時間的調理才能治愈,但是貴在堅持。我們一定要完全的擺脫胃病帶來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