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補血一直是長期大家所討論的話題,在人們的認識中手術過后、生病、體虛、女人等人群都需要補血。而大家想到的補血方法無外乎一些藥材、偏方以及食物等。但是作為不是專業醫生的我們,并不能完全的了解偏方是否有補血功效。此時就需要日常的食物來幫忙。
下面小編便和大家一同樣來了解生活中一些可以補血、養脾胃的食物。
脾不統血的表現
在中醫看來脾主統血,這也是脾的只要功能之一,脾管理著血液在人體經脈中的行走和流動,防止血液的逸出。
當因為脾氣虛弱不能起到很好的統攝作用時,便會有出血現象,如皮膚的紫癜、皮下出血,常見的便血、潰瘍、血小板減少等。除此之外,還伴隨著食欲不振、乏力、面色萎黃、女性月經多、四肢畏寒等。
血虛常常因為飲食的不合理、身體的過度疲勞、創傷引起的失血過多、身體虛弱、體虛等導致,而血虛的表現為頭暈、心悸、乏力、面色蒼白、月經量少等,所以血虛的補血方法和脾不統血調理方法有所不同。
吃什么改善脾不統血
想要改善脾不統血,那么在飲食上的調理也以健脾養血為主。
1.扁豆山藥粥
扁豆山藥粥出自于《本草綱目》,其以扁豆、山藥、粳米等為主要原料,煮制成粥食用。具有健脾、止瀉和消暑的作用。對于脾虛引起的脾不統血、食欲不振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扁豆在中醫里有健脾的功效之外,還可以化濕治療脾濕,同時對于女性白帶過多有益。而現代研究發現扁豆含有血球凝集素,可以改善脾不統血引起的出血現象。而山藥是典型的食藥同源食物,其對脾虛胃弱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同時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2.薏米蓮子粥
這款粥采用薏米、蓮子和大米作為原料煮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加入少了的冰糖。
其中的薏米是典型的去脾濕、健脾胃的食物,而蓮子有補元氣、收斂的功效。這兩者一同食用可以改善食欲不振、女性白帶多、浮腫等現象。
3.艾草母雞湯
調理脾不統血在中醫看來飲食上要注意補氣攝血,其中艾草母雞湯就是不錯的選擇,并且這是一道有名的藥膳。其采用母雞、艾葉、米酒等一同煲制而成。有補氣養血、補虛損的功效。特別適合女性因脾不統血出現的月經多、月經時間長、閉經甚至是月經不調等。
艾草有溫經、祛濕、散寒、止血和消炎等一系列作用。而母雞一直是生活中補氣的營養食物,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