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注意,生冷食物往往會削弱人體的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對于一些本來消化不良的人并不適合。例如有些人容易腹脹,容易受冷腹瀉,就不應多吃生冷食物。他們素食的時候可以考慮烹調熟了之后再吃。
廣義素食者不僅需要從奶類當中獲得鈣質,還要從中補充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D;嚴格素食者更需要從豆腐中補鈣,還要從添加豆類的主食中獲得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很多女士在開始素食時熱衷于水果和蔬菜,卻往往忽視蛋白質來源,忘記素食也有保障營養充足的問題。
誤區五:以為所有蔬菜一樣好
對于嚴格素食者來說,蔬菜的營養意義更為重要,不僅要擔負供應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的重任,還要在鐵、鈣、葉酸、維生素B2等方面有所貢獻,所以,應當盡量選擇富含這些營養素的蔬菜品種,綠葉蔬菜是其中的佼佼者,例如芥藍、綠菜花、莧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為了增加蛋白質的供應,菇類蔬菜和鮮豆類蔬菜都是上佳選擇,如各種蘑菇、毛豆、鮮豌豆等。如果只喜歡黃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數幾種所謂的“減肥蔬菜”,就很難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
誤區六、不重視蛋白質的補充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素食者,每天的飯食中,應當安排五至六種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如豆類、堅果類、種子類、豆腐或其它大豆制品、雞蛋或乳制品。這些食物雖然種類較多,但食用時可以酌量,搭配食用。
誤區七、拒絕脂肪
科學家們指出,素食者是比較厭煩油膩食物的,盡管如此,適量攝入有益的脂肪類不但有益于健康,還能夠起到防癌的作用。然而,對于素食者來講,由于不吃魚、雞蛋和海產品,所以往往無法獲得這類脂肪。作為替代,素食者可以多食用一些類似亞麻籽油、豆油和胡桃這樣的食品。
六類人不應拒絕吃肉
1、貧血患者和經期女性
貧血大多是缺乏蛋白質和鐵造成的,而這兩種營養素在肉類中都比較多。所以貧血人群必須吃肉,好是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女性月經期間也應該吃肉。
2、孕婦和乳母
她們要為自己和寶寶兩個人攝入營養,更應多吃點肉。
3、外傷或手術患者
人的機體是由蛋白質組成,外傷和手術患者這類人因為需要有機體組織的生長和愈合的需求,所以對蛋白質的需要量非常多,而供應蛋白質好的方法還是吃肉。
4、兒童和青少年
兒童與青少年他們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機體蛋白質的合成應該大于分解,所以必須要用充足的肉類來保證蛋白質供應才能保證發育所需的能量。
5、65歲以上的老人
他們的肌肉開始松弛,蛋白質可以延緩肌肉流失。如果不喜歡吃肉,不妨用雞蛋或者奶制品代替。
6、正在減肥的人
很多正在減肥的人都會以肉食有肥膩為由而不吃肉食。但是可知道蛋白質能提高飽腹感,能夠減少食用淀粉的分量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所以減肥的時候更要稍微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結語:春季飲食確實很重要的,但是像文中提到的素食者那樣只吃素,是會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的,而文中也介紹了一些常見的飲食誤區,你是否有這樣的習慣呢?看了文章的介紹后,希望大家提高對這些誤區的警惕,不要再一味的吃素了,一定要正確飲食,保證營養均衡,減少一些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