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發黃吃了或誘發癌癥
在兩種情況下,大米會發黃。一種是由于大米自身水分含量高,在儲存過程中容易被島青霉、桔青霉、黃綠青霉等霉菌污染,之后,霉菌在適合條件下大量繁殖并產生毒性代謝產物,引起大米變黃,這種大米又被稱為黃變米。
黃變米帶有多種毒素,可引起肝臟病變,有些還能引起腎臟和神經損害,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此外,稻谷收割后因陰雨未能及時干燥,濕谷堆在一起儲存,也會引起稻谷發黃。
這種變黃的稻米碾出來的米也呈黃色,被稱為黃粒米。黃粒米一般不帶毒,但營養價值和品質都比白米差,而且在適宜的條件下也易污染霉菌。
買大米好做到少量多次,存放在干燥通風處。在北方,大米一般可存放3~6個月,在南方存放則好別超3個月。
香港媒體稱,美國新研究發現常吃白面包、白飯等升糖指數(GlycemicIndex,簡稱GI)高的食物,患肺癌的風險會激增。接受研究的人當中升糖指數高者,其患肺癌風險比低者高49%。
據香港某網站報道,此次研究由德州某大學癌癥中心負責,領導研究的專家找來1905名于近日確診患上肺癌的病人,與2413名健康人士作比較。
結果發現每日升糖指數(GI)高的病人,其患癌風險也較高。研究發現,從沒吸煙的受測者中,若他們的升糖指數高,其患肺癌風險會增加兩倍。高GI吸煙者的肺癌風險,也比低GI吸煙者高31%。
研究同時發現,計算體內碳水化合物量的升糖負荷(GL)則對患癌風險沒有影響。參與研究的教授表示,這顯示人們進食的碳水化合物質量會影響患癌風險,而進食的碳水化合物總量,則沒有影響。
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包括白面包、法國面包、粟米片、即食燕麥片、硬面包圈(bagel)及白飯等。白飯的升糖指數則因不同品種的白米而有差異。
專家建議,除了保持健康生活習慣、不吸煙不酗酒、多做運動之外,少吃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或飲品,同樣有助減低患癌風險。例如全麥面包、燕麥片或意大利面等則是升糖指數低的食物。
洋蔥
吃洋蔥能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重要的是洋蔥中含有一種櫟皮素的物質,為天然的抗癌物質。研究顯示,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了30%。
菌菇類
這類食物包括冬菇、香菇、金針菇等以及木耳。科學家發現,食物中許多菌菇類都含有抗癌物質,能起防癌功效。比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體,抗癌率非常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包含的多糖體也是一種抗癌的有效物質。菌菇類食物中富含的粗纖維和鈣等都有防癌作用,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番茄
番茄含番茄紅素及胡蘿卜素,它們都是抗氧化劑,特別是番茄紅素,能中和體內自由基,對于抗胃癌和消化系癌有利,同時對預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也有效。
椰菜花
椰菜花中含較多微量元素鉬,可阻斷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合成,能起到抗癌防癌作用。有研究報告指出,椰花菜還含有一種可以刺激細胞活動的酵素叫小硫化物,能阻止癌細胞的形成。吃椰花菜對預防食道癌、胃癌等都有一定作用。
綠茶
綠茶為近來頗受重視的天然防癌物之一。人體實驗證實,每日飲用1~5克茶葉泡的茶水,可明顯阻斷體內亞硝酸鹽的合成。北京醫科大學報道,綠茶中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和茶多酚等多種亞硝化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