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牛奶不宜搭配雞蛋
牛奶和雞蛋都是蛋白質非常豐富的食物,很多人喜歡將這兩樣當成早晨食用,但這樣缺少了人體所需的葡萄糖,并且會造成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等情況發生,因此這兩者不宜同食。
4、牛奶熱牛奶不宜加糖
熱牛奶時加糖會使牛奶中的賴氨酸與果糖反應,從而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損害人體的健康。因此牛奶應不加或者放涼之后再加糖。
3大喝牛奶誤區
牛奶什么時候喝好?牛奶怎么喝才有營養?牛奶怎么存放才好?關于牛奶的問題,我們一直有話說。
在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
有些家長認為,這樣做可以使營養互補。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淀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牛奶必須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并不高,70℃時用3分鐘,60℃時用6分鐘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焦化現象,而焦糖可誘發癌癥。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淀現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瓶裝牛奶放在下曬
補鈣還要補維生素D,而多曬太陽是攝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藥地把瓶裝牛奶放到太陽下去曬。其實這樣做得不償失。牛奶可能會得到一些維生素D,但卻失去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為這三大營養素在下會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下乳糖會酵化,使牛奶變質。
哪些人不能喝牛奶
對牛奶過敏的人。牛奶中的蛋白質對人體來說是一種異性蛋白。有些人對這種異性蛋白會產生過敏反應,喝入牛奶后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哮喘及皮膚過敏等癥狀。
缺鐵性貧血患者。食物中的鐵需要在消化道中轉化成亞鐵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當人們喝入牛奶后,其體內的亞鐵就會與牛奶中的鈣鹽、磷鹽等結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從而使鐵的含量減少。如果缺鐵性貧血患者喝了牛奶,會加重其貧血的癥狀。
消化性潰瘍患者。牛奶雖可緩解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但牛奶能刺激胃黏膜使其分泌大量的胃酸,從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反流性食道炎是由于食管下括約肌收縮力下降,使胃及十二指腸內的液體反流進入食管而引起。含有脂肪的牛奶會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張力,加重胃液和腸液的反流,從而加重患者的食道炎癥狀。
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和胰腺酶的參與。所以,患有膽囊炎和胰腺炎的人喝入牛奶后,會增加膽囊和胰腺的負擔,從而使病情加重。
腹部手術后的患者。此類病人多有腸脹氣的癥狀。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和酪蛋白。這些物質在胃腸內不易被消化。它們在腸道內停留過久就會產生氣體,從而使患者腸脹氣的癥狀加重,不利于患者腸蠕動功能的恢復。
結語:牛奶是我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樣事物,喝牛奶可以為我們的身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那么對于什么時候喝牛奶好,喝牛奶有哪些禁忌,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介紹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小編的介紹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