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纖維可促進排便
膳食纖維能夠吸收體內的水分,以助于排便。膳食纖維有親水性,使大便濕潤,有利于大便的順利排出。由于膳食纖維不能被腸道消化吸收,所以它能夠以一定的體積參與糞便的組成,促進腸蠕動,將食物殘渣等盡快排出,減少人體對糞便中有害物質的吸收。另外,有人還認為膳食纖維的這一功能也能夠對腸癌、闌尾炎、痔瘡等病癥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膳食纖維可降低膽固醇
某些可溶性膳食纖維可降低血漿膽固醇。如蔬菜、水果、大麥、燕麥、莢豆等食物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還能增加腸道膽固醇的排泄,阻止膽石形成,防止發生高膽固醇血癥。
膳食纖維可促消化
膳食纖維還能夠促進消化酶的分解。因為膳食纖維的特性,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時間延長,會刺激分泌更多的消化酶,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膳食纖維可降低血糖
膳食纖維的血糖水平低,有防止糖尿病的作用。膳食纖維在蛋、果、豆、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中含量豐富。人們應保持優良的飲食傳統,以各類植物性食物為主,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制品。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那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吧!
膳食纖維可降血脂
膳食纖維是指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營養素,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纖維可以清潔消化壁和增強消化功能,同時可稀釋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和有毒物質的移除,保護脆弱的消化道和預防結腸癌,因此它也被稱為“第七營養素”而受到廣泛關注。
美國防癌協會推薦的膳食纖維標準為每人每天30~40克;歐洲共同體食品科學委員會推薦標準為每人每天30克。世界糧農組織建議正常人群攝入量為每人每天27克。中國營養學會提出的中國居民攝入的食物纖維量及范圍為低能量飲食1800千卡為25g/天;中等能量飲食2400千卡為30g/天;高能量飲食2800 千卡為35g/天。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王竹在2014第二屆中國膳食纖維產業高峰論壇上介紹,我國人均每日膳食纖維實際攝入量為12克左右,攝入量嚴重不足,且攝入量隨食品精加工水平呈下降趨勢。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僅該部分人群對膳食纖維的未來潛在年需求量約為130萬噸以上。
對比國內外相關組織制定的膳食纖維攝入量標準,我國居民的膳食纖維攝入量明顯不足,且存在逐年下降的趨勢。由此可見,提高居民的膳食纖維攝入量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飲食的精細化程度逐漸加深,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因此,單純依靠改變日常飲食來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并不能起到預計效果,通過工業化手段以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以及各種加工食品、飲料、乳制品等形式補充膳食纖維成為解決問題的佳選擇。
溫馨提醒:高血脂患者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因食物纖維不易被人體胃腸道所消化,攝入高纖維食物后可改善大便習慣,增加排便量,使糞便中膽固醇及時排出,從而起到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的作用。
結語:膳食纖維是很重的營養元素之一,一旦缺乏膳食纖維則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而補充膳食纖維哦方法也是比較多,其中人們比較喜愛的就是飲食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補充膳食纖維的,有些食物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有些則是非常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