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注重起養生。我們健康養生的重點是預防疾病,而不是治療疾病,畢竟是藥三分毒。說到預防疾病,很多人覺得要花大錢買保健品之類的才能做到。其實,每天堅持運動,科學健康的飲食,我們就會少生病。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一說生活中一些常見的食材,它們不僅好吃,還能防病治病。
一、栗子
秋天到了,新鮮的板栗開始上市了,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賣栗子的。很多人都是把糖炒栗子當做零食吃,其實生吃栗子還可以防病。中老年人每天早晚可以生吃幾個栗子,把栗子放在嘴里經過充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這樣減輕腰腿疼痛。
栗子能夠治療腎虛和四肢無力,同時也可以補腎益氣,對腸胃也好。家里老人如果有腰腿方面的疾病,不妨可以吃幾顆生栗子,這樣比吃藥更有效果。
不過,生食栗子不易消化,而煮熟后的栗子容易脹氣,所以一次性不要吃太多的栗子。
二、土豆
土豆是大家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了,小編平時就愛吃酸辣土豆絲和土豆燒肉。其實,土豆還可以防病治病,心臟不好的人平時可以多吃些土豆。
土豆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比一般蔬菜的含量都高。因為土豆的熱量比較高,歐洲人普遍把土豆當做主食。土豆中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鈉、鉀、鎂等礦物質,其中鉀的含量為豐富,是少有的高鉀食物。
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全身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這些病人會服用一些利尿消腫的藥物,這樣會導致體內的鉀元素流失。這時不妨多吃點土豆,這樣既可以補充鉀,也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三、紅薯
紅薯的叫法有很多,比如說地瓜、山芋等等。紅薯中含有8%的膳食纖維,而且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我們通便。據科學研究表明,紅薯對膽固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如果家里有人膽固醇比較高,不妨早晚吃兩塊紅薯。
在食用紅薯時要注意,紅薯不宜生吃。因為紅薯的細胞膜未經高溫破壞,淀粉很難被消化。另外,紅薯中含有氣化酶,過量食用會引起腹脹和燒心等身體不適。所以說,我們一定將紅薯蒸熟或烤熟后再吃,可以與玉米搭配食用,這樣會更美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