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飲食養生四要五不要
一、秋季特點
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于干燥。秋季干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便秘等癥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養生要防燥。
秋季,在燥氣中還暗含秋涼。人們經夏季過多的發泄之后,機體各組織系統均處于水分相對貧乏的狀態,如果這時再受風著涼,極易引發頭痛,鼻塞、胃痛,關節痛等一系列癥狀,甚至使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對這種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應注意防涼。
二、“四不要”需注意
1、 飲食不要過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于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2、不要暴飲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俗話叫“長秋膘”,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
3、進補不要過量
中醫講“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要遵循“不虛不補”、“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于體內缺少的,可以補,但必須補之有度,否則也會造成人體的陰陽失衡。同時應 懂得藥補不如食補,是藥三分毒,能用食補的不要用藥補。
4、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為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