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過敏藥
多數人的皮膚會出現過敏的癥狀,但簡單的涂抹抗過敏藥物幾乎成為一種趨勢。當皮膚稍微有點好轉時,停用藥物變成正常的現象。去氯羥嗪長期服用時,一旦發生停藥,少數人可出現撤藥綜合征,如煩躁、失眠、出汗、心悸等。必要時可給予安慰劑。色甘酸鈉長期服用本藥若需停藥,應在10天內逐漸減量停藥,否則可引起哮喘復發。
3、降血壓藥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會出現相應的疾病,而高血壓就是其中一種,多數人會選擇降血壓的藥物進行治療,如α-甲基多巴、可樂寧、氯壓胍、胍環定等,在血壓降至正常之后突然停藥,血壓可在短期內急劇回升,達到或超過治療前的水平,并出現出汗、臉部潮紅、失眠、易激動、惡心、心動過速等交感神經活動亢進表現,嚴重者可發生高血壓危象、腦出血。
這種類型的疾病一般是很難根治,除了服用相應的藥物之外,日常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之后病情有好轉,但并不代表藥物就可以停止。但要提醒,患者未經醫師許可,不能突然停藥。如醫師認為有必要停藥時,也必須密切觀察與監護,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特殊疾病所使用的藥物對身體治療起到較好的作用,但擅自的停用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反應。可樂定與β受體阻滯藥合用后停藥,可增加撤藥綜合征危象的發生率,宜先停用β-阻滯藥,再停用本藥。所以,藥物使用或者停用是需要在一生的指導下進行,并非自身所能決定的,因為停藥的后果相當嚴重。
4、抗癲癇藥
特殊的年齡段易患上特殊的疾病,兒童以及抵抗力較差的老年人易患上癲癇疾病,這種疾病的危害性極高。一般會服用地西泮、氯硝西泮、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甲丙氨酯等藥物進行治療。而癲癇需要長期服抗癲癇藥控制癥狀,癥狀得到控制后如果突然中斷使用,可引起情緒激動、失眠、焦慮、幻覺、多夢、驚厥、抽搐和癲癇發作,甚至出現癲癇持續狀態。
結語:無論是服用中醫還是西醫進行疾病的治療,在治療期間好不要擅自的停用藥物,即使自身的病情有相應的好轉。有諸多疾病所需要服用的藥物是不能突然的停用,這不但會使自身的健康受到威脅,而且在后期的治療中也變得相當的困難。